人皆议少陵绝句为短,予以少陵自不肯为人之所长。若夫古今派别,焉可诬也。杜自云,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或辄以别调目之,是可异已。作二绝句(其一)

岂果开元天宝间,文章司命付梨园?

诸公自有旗亭见,不爱田家老瓦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杜甫诗歌风格的独特见解与评价。在第一段中,诗人提出疑问,是否在唐玄宗统治的开元、天宝年间,文章的命运就完全交给了梨园(宫廷音乐表演场所)?这表明了诗人对于文学与艺术地位的思考,以及对当时社会文化现象的反思。

接着,诗人通过“诸公自有旗亭见”这一句,似乎在暗示,那些所谓的权威或公众人物,可能更倾向于欣赏高雅的艺术形式,而不屑于平民百姓的粗陋之物——“不爱田家老瓦盆”。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高雅与通俗、精英与大众进行了区分,表达了对传统审美标准的质疑和对民间艺术价值的肯定。

在第二段中,诗人明确表示自己不认同将杜甫的诗歌仅仅归类为“绝句短”的观点,强调杜甫的创作并非仅限于一种风格或体裁,而是有着更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杜甫自认为他的创作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并且从年轻时就感到身心疲惫,这表明了诗人对杜甫个人经历和创作背景的理解。

最后,诗人指出有些人将杜甫的某些作品视为“别调”,即与主流风格不同的作品,这是不可取的。通过这一评价,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杜甫多样性和全面性的认可,也对批评者提出了异议,强调不应轻易地给艺术家的作品贴上单一标签。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杜甫诗歌的深入理解,以及对传统审美观念的批判性思考。它不仅展现了对具体历史时期文化现象的洞察,还触及了文学创作的普遍性问题,即作品风格与作者个性、社会背景之间的复杂关系。

收录诗词(100)

宋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 号:芷湾
  • 籍贯: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
  • 生卒年:1757~1826

相关古诗词

小篱二首(其一)

骤夕我愁雨,沉阴天忽开。

小篱成独坐,冷客或能来。

爱菊频探蕊,倾家一举杯。饥乌谁饭尔?

落叶走枯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小篱二首(其二)

客久邻儿狎,招群过短墙。

但无惊蜀犬,亦爱舞商羊。

病脚关门懒,秋声满屋凉。

明年回首地,吹壁记行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画美人睡起三首(其一)

看看一意慵,宵中疑被酒。

下床不唤人,钗子枕前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