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拜墓作(其一)

灵洲亘南海,石门揵西山。

斯备衣冠气,而出清洌泉。

重华韬九疑,妫裔流瀛堧。

茫昧逮有宋,哲祖卜终焉。

屡分齐市宅,亦归京兆阡。

累累溯高曾,默默开云元。

表碣俨斑驳,楸梧蔚葱芊。

聚族长兹守,行道咸欲观。

如何值丧乱,动止暌故田。

奠浆封树间,垂涕翁仲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先人墓地的追思与祭拜,充满了浓郁的家族情感和历史沧桑感。诗人以“灵洲”、“石门”起笔,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着墓地所在之地的特殊性。接着,“衣冠气”与“清洌泉”的对比,既展现了先人的风范与品德,也隐喻了生命的源头与归宿。

“重华”、“九疑”等词引用古代帝王与传说,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之情。“妫裔”、“瀛堧”则进一步强调了家族的传承与地域的广阔。从“茫昧逮有宋”到“哲祖卜终焉”,时间跨度之大,见证了家族的兴衰与历史的变迁。

“屡分齐市宅,亦归京兆阡”两句,通过描述家族成员在不同地点的迁徙与定居,体现了家族的繁衍与扩展。而“累累溯高曾,默默开云元”则表达了对祖先的追溯与缅怀,以及对家族起源的探寻。

“表碣俨斑驳,楸梧蔚葱芊”描绘了墓地的景象,碑碣上的斑驳痕迹与茂盛的楸梧树,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也寄托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怀念。

最后,“聚族长兹守,行道咸欲观”表现了家族成员对墓地的守护与瞻仰,体现了家族凝聚力与共同的历史记忆。而“如何值丧乱,动止暌故田”则反映了在战乱年代,人们生活动荡,难以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习俗。

“奠浆封树间,垂涕翁仲前”则是对祭拜仪式的描写,通过“奠浆”、“封树”、“垂涕”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对先人的敬意与哀悼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不仅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也蕴含了对家族历史的反思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辛丑拜墓作(其二)

皇考终谏议,归根附初垄。

遥阙眷徂贞,崇冈被嘉宠。

迩天壁若挂,擢地木云拱。

吁嗟三十载,陵谷皆颓覂。

防墓罢筑室,信陵谁守冢。

殁德讵能朽,生遁苦不巩。

霜露凄以零,岁时罕一踵。

松柏摧为薪,荆榛何蘙蓊。

封堂悯今俭,飞土钦古勇。

方洒黄垆泣,畴将昊苍捧。

形式: 古风

白发三首(其一)

安仁美姿容,掌珠宁忍堕。

优游散骑省,渥丹照青琐。

命驾出郊坰,流辉生炙輠。

妇人连手萦,投我以珍果。

四八欻二毛,霜茎日已夥。

无复昔遨游,况乃多轗轲。

道逢掷瓦石,何独张与左。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白发三首(其二)

我闻夜交藤,能使人首乌。

我发从渠白,但愿一愁无。

此藤不足宝,不若树萱草。

形式: 古风

白发三首(其三)

妾有盘龙镜,为君照白发。

照发复照须,繁霜不可遏。

染之不尽黔,拔去还复发。

天运既如此,恶之殊非达。

妾发长至地,甘为老奴悦。

愿君崇明德,毋事此微屑。

囊须在船中,士龙笑欲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