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太仆卿

章江门外春雨晴,溶溶鸭绿新水生。

有客拂衣朝帝阙,官船暂系章江亭。

旁人问我客者谁,天子近臣太仆卿。

九载循良二千石,薇垣柏府俱蜚声。

临轩昨日简才俊,綵鸾衔诏来承明。

羡君之行如登仙,惜君之去难为情。

同官视我如骨肉,和风甘雨春冥冥。

沙头欲别未忍别,仆夫为我迟行旌。

三酌五酌复十酌,尊前倾倒醉复醒。

区区离别不足赋,聊歌短述君须听。

愿君岩廊作柱石,致君尧舜如虞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江源所作的《送王太仆卿》。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深情厚谊与对友人才华的赞美。

首句“章江门外春雨晴”,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时节,春雨初晴,景色宜人,为离别增添了几分伤感的氛围。接着,“溶溶鸭绿新水生”一句,以鸭绿江水的清澈生动地描绘出江面的美丽景象,也象征着友情的纯洁与深厚。

“有客拂衣朝帝阙,官船暂系章江亭”两句,通过描绘友人准备前往朝廷的情景,展现了其官职的显赫以及即将踏上重要旅程的庄重。旁人询问友人的身份时,得知他是天子近臣太仆卿,进一步强调了其地位的尊崇。

“九载循良二千石,薇垣柏府俱蜚声”赞扬了友人在任九年,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其名声在朝野内外广为传颂。随后,“临轩昨日简才俊,彩鸾衔诏来承明”描述了友人受到皇帝的赏识,被选为才俊,即将前往皇宫接受重任。

“羡君之行如登仙,惜君之去难为情”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行的羡慕与不舍之情。接下来,“同官视我如骨肉,和风甘雨春冥冥”则描绘了友人离去后,留下的是深厚的友情与美好的回忆,如同和煦的春风和甘甜的雨水,滋润着彼此的心田。

最后,“沙头欲别未忍别,仆夫为我迟行旌”表现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连仆人都不忍心催促友人启程。友人与诗人举杯相送,情感交融,直至酒尽人醉。“区区离别不足赋,聊歌短述君须听”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但诗人愿意以诗歌记录这段珍贵的友谊。

“愿君岩廊作柱石,致君尧舜如虞廷”则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在朝堂上发挥重要作用,辅佐君主,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如同古代圣君一样。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1154)

江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孺子亭奉和赵绣衣韵

东湖雨溢湍流急,北风日短寒鸦集。

湖水中央孺子亭,巍峨争与西山岌。

我因公暇此登临,水色云容正交熠。

忆昔汉祚将云亡,上下堂阶无等级。

六阴叠荡狐鼠号,三阳闭塞蛟龙蛰。

大厦一木难支撑,党锢诸贤徒饮泣。

先生窥见此几微,白驹皎皎焉能絷。

养晦韬光知几人,无怪当时称角立。

牛医见亦堪比伦,钦颐子兮差可及。

三徵不起老南州,数亩湖田一蓑笠。

平生厉志何辛勤,不稼不穑宁绝粒。

辍耕萧散无外求,坦腹长歌伐檀什。

感恩徒步太尉庐,絮酒炙鸡曾负笈。

下榻深知太守贤,掉头不肯侯门揖。

激愚起懦圣人徒,不学神仙事呼吸。

千古清风有如此,蹈海休誇鲁连子。

形式: 古风

竹庄

麻丘老翁真不俗,胸中渭川千顷绿。

所以不喜红紫态,结屋开轩种修竹。

千竿万竿成茂林,风雨潇潇洒寒玉。

直干偏淩冰雪多,虚心不受烈暑触。

千年蒋翊同襟期,不待词人咏淇澳。

罗浮仙子秦大夫,昨日书来期卜筑。

乐哉此翁谁得知,日憩清阴坦吾腹。

春风满地长儿孙,日报平安靡荣辱。

竹庄竹庄何其高,回看俗子真碌碌。

形式: 古风

吊王宗周太守

二千石兮官不小,五十馀兮寿非夭。

三雏虽少颇绝奇,万事足焉心亦了。

我来不为死者伤,乃知一死人之常。

吊君知君亦瞑目,有人后日继书香。

形式: 古风

丁参戎邀游明山六祖寺

会昌河北明山清,一方之镇储精英。

青苍峻峭插霄汉,无乃天造地设成。

上有千林乔木之蓊郁,下有六祖禅室之峥嵘。

寒泉瀑布几千尺,奔流入涧归沧溟。

登高胡不振我衣,临清胡不濯我缨。

元戎邀我此游赏,况值公暇兼升平。

主宾联辔惬心赏,四美具兮二难并。

元戎韬略更文雅,执手相看如故情。

剑亦不须按,盖亦不用倾。

酌我金陵琥珀之美酒,荐我太官适口之羊羹。

食我东南水陆之嘉果,饭我冬春玉粒之香粳。

投壶百罚不辞醉,抚掌一叹俱忘形。

我日既云迈,而月亦斯征。

相逢不一醉,徒叹三闾醒。

明朝揖君与君别,观风又向桃江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