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春日怀家寄母

燕舞莺娇,看韶光又是,清明时节。

乍捲湘帘春昼永,病体素罗犹怯。

恨写孤桐,书传只雁,字字伤离别。

栏杆徙倚,一腔心事难说。

繁华瞬息当年,旧游回首,惟有西楼月。

亲老北堂违菽水,望里暮云遮叠。

事业无成,红颜易改,风景摧心折。

珠沉璧委,恐惊明镜容发。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念奴娇·春日怀家寄母》由明代诗人张引元所作,描绘了诗人春日思乡之情,情感深沉而细腻。

开篇“燕舞莺娇,看韶光又是,清明时节”,以生机勃勃的春景引入,点明时令为清明,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乍捲湘帘春昼永,病体素罗犹怯”两句,通过描写卷起湘帘、春日悠长、病体畏寒的情景,展现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内心感受,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

“恨写孤桐,书传只雁,字字伤离别”三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孤桐、只雁、离别字字相连,构成了一幅孤独与相思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深深的眷恋和无法言说的痛苦。

“栏杆徙倚,一腔心事难说”则以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独自倚靠栏杆,心中满是难以言喻的思绪,将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繁华瞬息当年,旧游回首,惟有西楼月”四句,诗人回忆往昔的繁华与欢乐,如今却只剩下西楼之月作为唯一的见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亲老北堂违菽水,望里暮云遮叠”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年迈双亲的思念和未能在身边尽孝的遗憾,以及对远方母亲的深深牵挂。

“事业无成,红颜易改,风景摧心折”三句,诗人反思自己的人生境遇,感叹事业未竟、青春易逝,面对自然美景,内心却感到无比的挫败和无奈。

最后,“珠沉璧委,恐惊明镜容发”以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担心自己日渐衰老,害怕镜中映照出的不再是年轻时的模样,流露出对时光无情、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整首词情感丰富,层次分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9)

张引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华亭(今属上海)人,宜春令孟端长女,杨安世室。有《贯珠集》

  • 字:文姝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清明日,携儿妇踏青过浦静来表姊,斋头阅其所填新词,欣然继作

寒食初过报好晨。踏青携伴访佳人。

吟窗艳思坐生春。

曲里燕莺歌婉转,毫端花草斗鲜新。

底须绮陌趁香尘。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沁园春.病中诀别口占

六十年来,弱草栖尘,春归梦醒。

似吐丝作茧,缠绵欲尽,采花酿蜜,辛苦垂成。

多病衮师,无家织素,弃置何烦属累卿。

今而后,把幻缘剪断,万劫冥冥。

知卿影事萦情,料难禁、悲从腹里生。

怅芦帘纸阁,芸编历乱,冰床雪被,兰炷青荧。

眼莫长开,肠休频转,留取禅心伴老僧。

来朝去,便鸳摩一卷,送我西行。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秦楼月.月下闻邻女吹箫

箫声闹。多情人奏伤情调。伤情调。

风前月下,有愁谁告。吹落梅花春欲老。

人间应是知音少。知音少,此情惟有,嫦娥知道。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行香子.花朝

雪霁瑶台。日暖瑶台。好时光、畅我心怀。

一般造化,几样安排。见桃花敛,梅花落,杏花开。

才过东阶。又转西阶。湘帘外、再四徘徊。

满园春闹,谁做诗媒。有蝶儿舞,莺儿唤,燕儿来。

形式: 词牌: 行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