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嶰翁中秋感怀原韵二首(其一)

三载羲娥下阪轮,炎州回首剧伤神。

招魂一恸登临地,投老相看坎壈人。

玉宇琼楼寒旧梦,冰天雪窖著闲身。

麻姑若道东溟事,莫使重扬海上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的《又和嶰翁中秋感怀原韵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联“三载羲娥下阪轮,炎州回首剧伤神”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如同羲和女神驾驭的太阳车在阪道缓缓下行,炎州之地回首望去,不禁让人心生伤感。这里运用了神话和地理元素,形象地表现了时光的无情和对过往的怀念。

颔联“招魂一恸登临地,投老相看坎壈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仿佛在某个地方痛哭着呼唤亡魂,面对着年老体衰、命运多舛的人们,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无奈。这一联通过“招魂”和“投老”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脆弱和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颈联“玉宇琼楼寒旧梦,冰天雪窖著闲身”则将思绪转向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现实处境的对比。昔日的“玉宇琼楼”象征着理想与梦想,如今却只能在寒冷中回味;而“冰天雪窖”则是当前环境的写照,身处其中的“闲身”暗示着诗人或许正经历着某种困境或孤独。这一联通过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感慨。

尾联“麻姑若道东溟事,莫使重扬海上尘”则以传说中的仙女麻姑为引子,提出了对未来世界的担忧。麻姑若知晓东海之事,希望她能阻止那些可能引发动荡的行为,以免再次激起海上的风尘。这一联既是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也是对未来和平稳定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人生、理想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和感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231)

林则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又字少穆、石麟,、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 字:元抚
  • 籍贯:晚号俟村老
  • 生卒年: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

相关古诗词

又和嶰翁中秋感怀原韵二首(其二)

雪月天山皎月光,边声惯唱听伊凉。

孤村白酒愁无奈,隔院红裙乐未央。

宦味思之真烂熟,诗情老去转猖狂。

遐荒今得连床话,岂是青蝇吊仲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哭张亨甫

尺素频从万里贻,吟成感事不胜悲。

谁知绝塞开缄日,正是京门易箦时。

狂态次公偏纵酒,鬼才长吉愧攻诗。

修文定写平生志,犹诉苍苍塞漏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壶州以后放言诗寄示奉次二首(其一)

漫将羞涩笑羁臣,此日中原正患贫。

鸿集未闻安草泽,鹃声疑复到天津。

纷看绢树登华谷,恐少缁流度羽巾。

还外蚨飞长不返,问谁夜气识金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壶州以后放言诗寄示奉次二首(其二)

狂魔枉向病身加,肯与穿墉尽鼠牙。

古井无波恬一勺,歧途有客误三叉。

带围屡减腰仍瘦,笋束成堆眼已花。

何日穹庐能解脱,宝刀盼上短辕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