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帐中草草军情变,月下旌旗乱。

褫衣推枕怆离情,远风吹下楚歌声,正三更。

抚骓欲下重相顾,艳态花无主。

手中莲锷凛秋霜,九泉归去是仙乡,恨茫茫。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翻译

营帐里匆忙间军情突变,月光下军旗纷乱摇曳。
脱衣推枕间满是离别的悲怆,远处风中传来楚地的歌声,正值三更时分。
抚摸着骏马想要再次回顾,那美丽的身影却已无人主宰。
手中宝剑锋利如秋霜,死后魂归九泉便是仙境,只留下无尽的遗憾。

注释

帐中:营帐之中。
草草:匆忙,仓促。
军情:军事情况。
变:变化,突变。
月下:在月光下。
旌旗:旗帜,这里指军旗。
褫衣:脱衣服。
推枕:推开枕头,准备起身。
怆:悲伤,悲痛。
离情:离别的情感。
远风:远处吹来的风。
楚歌:楚地的歌曲,此处可能暗指项羽被围垓下时的四面楚歌。
正三更:正是三更时分,深夜。
抚骓:抚摸着骏马骓,骓为项羽的马名,这里代指马。
欲下:想要下去,准备离开。
重相顾:再次回望,依依不舍。
莲锷:剑刃,形容剑锋如莲花般美丽而锐利。
凛秋霜:寒气逼人,如同秋霜。
九泉:黄泉,指死后所居之地,代指死亡。
仙乡:仙境,指美好的死后世界。
恨茫茫:遗憾无边,心情沉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乱离别的凄凉氛围。"帐中草草军情变,月下旌旗乱"两句,通过帐内外景象的对比,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混乱与动荡之感。"褫衣推枕怆离情"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不舍。"远风吹下楚歌声,正三更"则通过对南方(楚地)夜晚的风声与古代楚辞的联想,增添了一种浓郁的情感色彩。

接下来的"抚骓欲下重相顾,艳态花无主"两句,诗人通过对马儿(骓)的抚摸和对美丽而没有主人的花朵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茫茫忧伤。"手中莲锷凛秋霜"一句,则是通过诗人紧握着带有霜冻的莲锷(一种古代兵器),表达了他内心的寒冷与坚定。

最后,"九泉归去是仙乡,恨茫茫"两句,诗人借用了道教的修炼思想,将自己希望归去的所在比喻为仙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逃离苦难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无法如愿以偿的深深遗憾和无尽的哀伤。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世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他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撷芳词

风摇荡,雨濛茸,翠条柔弱花头重。

春衫窄,香肌湿,记得年时,共伊曾摘。

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

关山隔,晚云碧,燕儿来也,又无消息。

形式: 词牌: 撷芳词

醉公子

门外猧儿吠,知是萧郎至。

刬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

扶得入罗帏,不肯脱罗衣。

醉则从他醉,还胜独睡时。

形式: 词牌: 醉公子

月知溪静寻常入,云爱山高且暮归。

风吹帆席随云卷,鸟压花枝覆水低。

匹马路傍乘月别,孤帆波上入云飞。

蹴鞠场边芳草短,鞦韆树下落花多。

看树只愁花落尽,听莺不觉马行迟。

携樽藉草情无极,对水看云兴有馀。

文战不曾眉得白,酒酝长觉面先红。

风里一声天上落,世人皆向五云看。

仙花又别三千岁,暮雨已迷十二峰。

满枝带露将何似,曾见琼楼素面啼。

翠叶偃风如剪彩,红花含露似啼妆。

青萝带雾依松古,绿竹含烟泛水光。

书吏优游山色里,琴堂闲冷水声中。

钟鸣月下长洲苑,露湿残花鸟乱啼。

花攒屋上红珠颗,笋满篱根紫玉簪。

花舞野塘铺地锦,鸟鸣江树送春声。

形式:

右威卫嘲语

门缘御史塞,厅被校书侵。

形式: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