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次韵谊夫九日忆去岁共游东林》。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菜饱无期岁已侵,高谈何处著幽深。"
这里诗人表达了时光易逝,岁月匆匆,自己却依旧在寻找着那份曾经的豪迈与深远的意境。"菜饱"指的是日常的饮食无忧,"高谈"则是指朋友间的高论伟业,但这些都已成过去,而岁月却不断侵蚀。
"二年旅寄不堪说,九日盟寒那复寻。"
诗人在这里感慨地回忆起两年的漂泊生涯,这些经历难以言表。"九日"可能指的是重阳节,即农历的九月初九,也是这首诗所发生的时间点;"盟寒"则是对朋友间曾经相约共度时光的回忆,但如今却只能在寒冷中寻找那份记忆。
"此地有时容醉玉,寒花无数吐秋金。"
这里,诗人提到在某个地方,有时能饮酒至醉,仿佛能感受到玉液琼浆的甘美。而"寒花"与"秋金"则是对景色的描绘,"寒花"可能指的是枫叶在秋天变色的情景,而"吐秋金"则形容了金黄色落叶铺就的地面。
"与君成是无诗句,闻道西山似竹林。"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即便没有词句可以形容这份情谊,但他听说西山之美犹如竹林一般,这也许暗示着对那片未曾到访但充满向往之地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过去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