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五代史

瓜割沟分几战场,坎蛙穴蚁自侯王。

铁枪妄谓千人敌,溺器犹须七宝妆。

诸国岂能臣癞子,九龙那得贮归郎。

堪悲五十年来事,荼毒蒸民倍感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瓜田和沟壑划分出无数战场,沟里的青蛙和蚂蚁各自占据一方
铁枪误以为能抵挡千军万马,就连尿壶也要装饰得像宝物一样
各国怎肯向一个疯子称臣,九条龙的宝座又怎能属于他这样的庸才
令人悲伤的是这五十年来的变迁,百姓受苦更让人痛心

注释

瓜割沟分:形容战乱频繁,土地被分割成许多战场。
坎蛙穴蚁:比喻小人物在乱世中自立为王。
妄谓:过分夸大,错误地认为。
溺器:这里指日常用品,讽刺其奢华装饰。
臣癞子:臣服于疯子,形容荒谬的情境。
九龙:古代象征皇权的吉祥物,此处代指皇位。
荼毒:残害,形容苦难深重。
蒸民:受苦的百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名为《读五代史》。诗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与统治者的深刻认识和批判情感。

“瓜割沟分几战场”一句,以鲜明的笔触描绘了战乱频仍、人民苦难的历史画面。“坎蛙穴蚁自侯王”则形象地比喻那些权势者如同土中蝼蚤,自以為是天命之所归属。

“铁枪妄谓千人敌”表达了诗人对武力崇拜的质疑与批判。即便是手握重兵,也难以挡住历史车轮的滚动。而“溺器犹须七宝妆”则通过对古代皇室墓葬奢侈之风的描写,暗示了统治阶级的腐朽与颟顸。

“诸国岂能臣癞子”一句中,“癞子”指的是历史上那些被迫臣服于强权之下的弱小国家或民族。诗人通过这一形象,抒发了对历史上不断重复的侵略与屈辱的哀叹。

“九龙那得贮归郎”则是借用神话传说中的九龙来比喻那些难以驾驭的权力中心,它们往往如同天灾一般,无法预测也无法控制。

最后,“堪悲五十年来事,荼毒蒸民倍感伤”一句,是诗人对历史上五十年间战乱连绵、人民遭受深重苦难的沉痛感慨。这里的“荼毒”,即是指战争带来的毁灭与痛苦,“蒸民”则是古代对人民的称呼,表达了诗人对广大人民深切的同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权力、战争和历史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资州邓园

苍官愯愯护重岗,绿玉寒梢亚短墙。

春事鸟啼三月老,路人风送百花香。

蜂衙归去栏干静,江面飞来燕予忙。

簿领堆中催白发,不知閒日许多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铁山祠成二首(其二)

缥缈团空翠一围,丛神社鼓日相依。

阴天几处看云阵,夜雪何时化铁衣。

鸟鼠莫栖新蕊殿,风尘从染旧龙旗。

门前汗马蹄翻玉,犹似当年力战归。

形式: 七言律诗

铁山祠成二首(其一)

千岭分岗一岭西,一峰骧首万峰低。

仰看木杪楼台小,犹听云端甲马嘶。

暮角回风吹落叶,晓暾笼树转寒霓。

要知血食无穷处,阴壑藏雷水绕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宿青城板桥寺

村落萧萧烟雨收,鹑衣寒竖挽归牛。

平生脚力未到处,当路贵人安肯游。

蹶失马蹄无限恐,荒凉僧墅不胜愁。

北窗季弟还知否,一夜秋声已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