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
凤鸟鸣西海,欲集无珍木。
鸒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
晋风日已颓,穷途方恸哭。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体现了诗人特有的豪放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诗中的意境开阔,语言雄健。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独自登上一座高台,手持长剑,眺望远方,将春天的美好景色尽收眼底。这里的“倚剑”不仅是行动的写照,更蕴含着诗人孤傲不群、英雄气短的性格特点。
"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片荒凉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苍榛”和“琼草”都是野草的名称,它们在这里代表着大自然的无限生长力,尽管环境可能是艰苦的,但生命力依然旺盛。
"凤鸟鸣西海,欲集无珍木。" 这两句通过对神话中的凤鸟鸣叫西海的情景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纯净境界的向往。而“欲集无珍木”则暗示着诗人对现实中无法找到值得栖息之地的感慨。
"鸒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 这两句中的“鸒斯”是一种鸟名,这里通过描写鸟儿找到安身立命之处,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渴望和对归宿的追求。
"晋风日已颓,穷途方恸哭。"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一丝悲凉和无奈。“晋风”指的是晋代以来英雄辈出的时代风气,而“日已颓”表明那种伟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穷途方恸哭”则是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感到道路艰难而不得志时的悲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英雄气概的追怀,展现出李白特有的豪放与忧郁情怀,是一首集美感与哲理于一体的古风诗。
不详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齐瑟弹东吟,秦弦弄西音。
慷慨动颜魄,使人成荒淫。
彼美佞邪子,婉娈来相寻。
一笑双白璧,再歌千黄金。
珍色不贵道,讵惜飞光沈。
安识紫霞客,瑶台鸣素琴。
越客采明珠,提携出南隅。
清辉照海月,美价倾皇都。
献君君按剑,怀宝空长吁。
鱼目复相哂,寸心增烦纡。
羽族禀万化,小大各有依。
周周亦何辜,六翮掩不挥。
愿衔众禽翼,一向黄河飞。
飞者莫我顾,叹息将安归。
我到巫山渚,寻古登阳台。
天空綵云灭,地远清风来。
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
荒淫竟沦替,樵牧徒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