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思岩二首(其一)

仙屡昔来燕塞秋,相看近在月支头。

青囊丹灶自幽事,白马朱袍翻可愁。

世路悠悠常作客,江风飒飒独回舟。

何能白日生翰羽,访汝罗浮四百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翁万达所作的《送胡思岩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仙屡昔来燕塞秋”,以仙人多次来到燕山之秋为引子,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预示着即将离别的场景。接着,“相看近在月支头”一句,将离别地点置于月支之地,增添了一种神秘而遥远的感觉,暗示了分别的不易。

“青囊丹灶自幽事,白马朱袍翻可愁。”这两句通过描述友人可能从事的隐居生活和穿着打扮,表达了对友人生活方式的羡慕与对离别的不舍。青囊丹灶象征着修炼与隐逸的生活,白马朱袍则可能是友人的装束,此处的“愁”字,既包含了对友人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离别的哀愁。

“世路悠悠常作客,江风飒飒独回舟。”这两句直接抒发了对友人离别后孤独漂泊的担忧,以及自己作为朋友的无奈与伤感。“世路悠悠”表达了人生的漫长与艰辛,“作客”则强调了离别后的异乡漂泊,“江风飒飒”与“独回舟”则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离别后的孤独与无助,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不舍。

最后一句“何能白日生翰羽,访汝罗浮四百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展翅高飞,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自由自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未知旅程的关切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87)

翁万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胡思岩二首(其二)

颜姿尔自烟霞色,肝鬲予怀金石交。

时下正联天北雁,话馀犹梦海东潮。

桑乾一去悲浮梗,恒岳几回明绛霄。

署阁空悬孺子榻,塞乡何以慰萧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柬张可山

世弃留侯问赤松,赋传彭泽拟陶公。

携棋觅旅谁参鹿,抱膝长吟独卧龙。

天入青溪明绮练,晴开至简对芙蓉。

粤山秦岭愁孤旅,怅望仙踪不可从。

形式: 七言律诗

游大钵山西岩刘将军陆侯李三进士同集以横山最高处为韵赋诗三首(其一)

路连城北晓寒轻,晴入郊干倦眼明。

烟树疏村天上下,野塘流水玉纵横。

亭亭洞口琪宫出,隐隐林间仙犬鸣。

为有嘉宾来胜地,紫芝黄竹放歌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游大钵山西岩刘将军陆侯李三进士同集以横山最高处为韵赋诗三首(其二)

石磴同登大钵山,相看一笑开心源。

身于鸟外尔何有,榻与云连天可扳。

眼界可怜尘世事,野情欲扣碧霞关。

道人鹤背传书过,神女峰头采药还。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