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头叹

边头奏凉风,战士送寒衣。

北征夏徂秋,君王虚六师。

区区彼敌人,授首讵无期。

冰霜辉戈甲,勇忆临去时。

去去思树功,宁复顾家为。

指挥在将军,坐作看旌旗。

谓是白沙漠,那知青草陂。

当时均死力,顾乃用之非。

形式: 古风

翻译

边境吹来凉风,战士们送去寒衣。
从夏季出征到秋季,君王空有六万大军。
那些小小的敌人,难道就不能期待他们被击败?
冰冷的霜雪映照武器盔甲,勇士们想起离别时的誓言。
离开家乡去建功立业,怎能再回头顾家。
将军指挥若定,坐镇观看战旗飘扬。
原以为战场是白茫茫的沙漠,却不知是青草覆盖的山坡。
那时大家都拼尽全力,如今看来使用得并不恰当。

注释

凉风:微凉的风。
战士:参战的士兵。
六师:古代军队编制,每师约一万两千人。
授首:砍下敌人的头颅。
戈甲:兵器和铠甲。
顾家:回头看家。
旌旗:旗帜,象征指挥权。
白沙漠:形容战场荒芜。
青草陂:长满青草的山坡。
均死力:全力以赴。
顾乃用之非:回头看发现之前的用兵策略并非最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画面,通过对比和反复强调了战士们的英勇与牺牲,以及他们对于胜利的执着。首句“边头奏凉风”营造出一股肃杀之气,随后“战士送寒衣”则透露出了战争的艰辛与冷酷。而“北征夏徂秋”、“君王虚六师”则是对战争规模的一种描绘,显示了战争的宏大和君主对于军队的信任。

中间部分“区区彼敌人,授首讵无期”表达出一种悲凉的情感,战士们的牺牲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冰霜辉戈甲,勇忆临去时”则是对英勇战士们临死前的回忆,他们即使在寒冷与死亡面前,也不忘记战争的荣耀。

尾句“当时均死力,顾乃用之非”显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哀,似乎是在反思战争中生命被使用和牺牲的意义。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以及对战士们英勇与牺牲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战争复杂而深刻的情感态度。

苏泂作为宋代诗人,以其情感真挚、笔法细腻而著称。这首诗《边头叹》正体现了他的这一特点,将战场上的悲壮与个体生命的脆弱融合在一起,既有力量之美,也不乏深刻之意。

收录诗词(877)

苏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和古梅

和羹之说昔有闻,岂得不如鲁泮芹。

闻名尚救渴将军,会稽竹箭胡能群。

初花的皪美无度,情事淡泊春空云。

树犹如此人何堪,再三叹息殷仲文。

江南晚生敬耆旧,汲水封植敢不勤。

清霜既降河水涸,笑持双鬓举似君。

人间凉燠易更变,有底寒谷回氤氲。

神奇正尔出臭腐,枯木何怪生奇芬。

诸生径登李杜坛,此老行策伊傅勋。

吾诗称赞愧不足,举止羞涩如羊欣。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再和陶韵(其一)

纷纷流俗间,哀此万众生。

陶翁盖达士,酷爱重九名。

行行步东皋,见菊眼为明。

色香不改旧,想像闻其声。

欢言各携袂,耄齿逮弱龄。

属予刚制酒,空杯与谁倾。

凛然北窗下,清癯落骄荣。

云团煮风叶,竞用招我情。

醒醉未必尔,昭氏何亏成。

形式: 古风

再和陶韵(其二)

贤达不遗世,后来肯下交。

玄发一以变,感此徂年凋。

所怀寄绝俗,泰华未为高。

牛山纵寻斧,何时解干霄。

仲尼聘列国,未觉历日劳。

古今君臣义,比干更茅焦。

皇皇上天意,一物犹甄陶。

清泉黄金花,庶矣饥渴朝。

形式: 古风

因会薛船官寄子高

昔忝卢郎旧,因寻薛子舒。

浅交初未惬,重见极相于。

嗜好三人共,参商十载馀。

长安灯月酒,吾与汝怜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