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漆弩

画船来向高沙驻。便上蹑探梅吟屦。

对金山有玉娉婷,两点愁峰眉聚。

倚西风目断行云,懒唱大江东去。

借中郎爨尾冰弦,记老杜曾游此处。

形式: 词牌: 鹦鹉曲

翻译

画船停靠在高沙边,他踏上岸来寻找梅花的踪迹。
面对着金山,她像玉人般亭亭玉立,眉头微微皱起,似有两座愁峰凝聚。
在秋风中凝望远方的行云,他懒得再唱那激昂的《大江东去》。
他借用了中郎的炉火,弹奏起冰弦,想起了杜甫也曾游历过此地。

注释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只。
高沙:高高的沙滩。
蹑探:轻步探寻。
玉娉婷:形容女子如玉般美丽且姿态优雅。
两点愁峰:比喻女子皱眉的样子像两座山峰。
倚西风:在秋风中站立。
大江东去: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形容江水东流。
中郎:古代官职名,这里可能指代某位有才华的人。
冰弦:寒冷季节的琴弦,比喻琴音清冷。
老杜:指唐代诗人杜甫。

鉴赏

这首元代张可久的《黑漆弩》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首句“画船来向高沙驻”,写一叶画舟停靠在高沙岸边,暗示了诗人出行或游玩的悠闲心情。接着,“便上蹑探梅吟屦”进一步描绘诗人踏上岸,穿着适合漫步寻梅的鞋子,流露出对梅花的期待和诗意的生活情趣。

“对金山有玉娉婷,两点愁峰眉聚”运用比喻,将金山比作美人,山峰如女子的黛眉,凝聚着淡淡的愁绪,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水的秀美与诗人心中的情感交织。诗人倚着西风,远眺远方的行云,却无心唱起豪放的词句,如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反映出诗人此刻心境的落寞和慵懒。

最后两句“借中郎爨尾冰弦,记老杜曾游此处”,诗人借用中郎(指古代音乐家)的琴声和杜甫(唐代大诗人)的旧游记忆,表达对前人雅韵的追忆,也寓含自己对文化传统的感慨,以及对当前环境的怀旧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元曲清新脱俗的韵味。

收录诗词(100)

张可久(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 字:可久
  • 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肖像(林晋生作)可久
  • 籍贯: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
  • 生卒年:约1270~1348以后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

一点芳春近破瓜。生香小朵莹无瑕。

水曹梅萼初擎蕾,石土琼苞未放花。

眉刷翠,鬓堆鸦。淡妆何必尚铅华。

御沟红叶题诗处,应记当年天子家。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玉泉观鱼

潋滟晴光动碧虚。一方清镜照诗臞。

□□玉麈三三法,水漾金鳞六六鱼。

红舍利,白芙蕖。尽教妆点老僧居。

夜深飞过西湖去,夺取小龙明月珠。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何尊师故居

万木森森秀野堂。黄鹂两两鹤双双。

翠岩云巧苍松暗,玉洞月明丹桂香。

移笔架,拂琴床。赋诗争看水云乡。

重来只有黄冠老,落日空斋挂钵囊。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贻乐府李芝秀

秀结梨园五色芝。瑞云婀娜玉参差。

佩环摇影青霞洞,歌扇留香白雪词。

花可可,柳枝枝。别情还似送春时。

洞箫吹月商颜远,采药人来好寄诗。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