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唐御史

力犯雷霆众共危,远投魑魅独为宜。

忠州学业真无负,高庙神灵固有知。

自倚圣明容直道,未甘憔悴死荒陲。

满朝卿相多公议,莫把文章作楚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他勇敢触怒了天威,众人皆感危险,唯有远离邪恶势力才合适。
他在忠州的学习确实没有辜负期望,高庙的神灵必定明察。
在圣明的时代,他敢于坚持正直之道,不甘心在边疆困苦中死去。
满朝文武众多官员意见公正,不要把他的才华误认为是悲凉的楚辞风格。

注释

雷霆:比喻权威或天意,这里指强大的压力或责难。
魑魅:古代神话中的鬼怪,这里指邪恶势力。
学业:指学习和修养。
高庙:古代对帝王庙宇的尊称,此处可能指皇帝。
直道:正直的道路,指坚持正义的行为。
憔悴:形容人瘦弱、疲惫。
公议:公开讨论,众人的公正意见。
文章:这里指诗文才华。

鉴赏

这首诗语言雄健,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忠义的坚守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力犯雷霆众共危”,这里的“雷霆”比喻权势和压力,而“众共危”表明这种压力是普遍存在的,诗人却勇敢地面对它。这两句通过强烈的意象传达了诗人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精神状态。

“远投魑魅独为宜”,“魑魅”在古代常用来比喻邪恶之事或人物,诗人选择“远投”它,意味着要与之抗争或远离,这里的“独为宜”则表明这种选择是正确的。诗人通过这两句强调了自己清正廉洁、不畏豪门的品格。

“忠州学业真无负”,这里的“忠州学业”可能指的是诗人在某地任职期间的教育事业,“真无负”则表明诗人的清白和无愧于心。紧接着的“高庙神灵固有知”则是对天道或神灵的呼唤,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信仰的坚定。

“自倚圣明容直道”,这里的“圣明”可能指的是君主或理想中的光明正大,“容直道”则意味着诗人内心的坦荡和行为上的直率。接下来的“未甘憔悴死荒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不愿意在困顿中结束生命的坚持。

最后两句“满朝卿相多公议,莫把文章作楚辞”,这里的“满朝卿相”指的是朝廷中的官员,“多公议”意味着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的话题或是非。诗人告诫不要将这种公众讨论的内容写入文学作品中,即“莫把文章作楚辞”。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应当具有独立精神和高尚情操的坚持,也体现了对文学纯粹性的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诗人的个性与社会责任感,通过生动鲜活的语言表达了对正义、知识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

仲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西门外笮桥下观音院

雨砌风亭长绿苔,壁间题字半尘埃。

城南萧寺无人迹,几度曾因送客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句(其二)

平生不识巴南路,梦到孤云两角西。

形式: 押[齐]韵

句(其一)

虑澹常高枕。

形式:

失调名

柏觞敛滟银幡小。

形式: 押[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