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里松阴路,三天竺国山。
日蒸岩雾紫,花点石苔斑。
溪尽寺方到,云深僧独还。
吟行随杖履,踪迹出人间。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自然山水间的漫步与感悟。开篇“九里松阴路,三天竺国山”勾勒出一片雄伟壮丽的山林景象,松树成荫,气势不凡;“日蒸岩雾紫,花点石苔斑”则生动地表现了阳光与自然景物之间的和谐相融,岩石被日光蒸腾出的薄雾笼罩,显得神秘而又富有层次感,同时山花点缀其间,石上苔藓斑驳,更添几分生机与野趣。
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继续前行,直至“溪尽寺方到”,溪水蜿蜒曲折,最终引领诗人到达一处静谧的寺庙。这里,“云深僧独还”描绘了一位僧侣在云雾缭绕之中独自归来的情景,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最后,“吟行随杖履,踪迹出人间”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自由漫步,他的足迹与常人不同,似乎已经超越尘世的羁绊,与自然融为一体。全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水之美的深切感受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不详
云冷银蟾遁,香寒宝篆迟。
轻雷新破梦,好雨故知时。
池荇阴抽带,山茶暗展旗。
空阶闻夜响,楚客起题诗。
四面渔家绕县城,古今名手谩丹青。
菰蒲水浅连江寺,橘柚烟深隔洞庭。
幽鹭下时分野色,远帆归处印天形。
谁知张翰思鲈意,犹胜灵均醉独醒。
我被梅花恼几年,梅花才发便诗颠。
月明绕却梅花树,直入梅花影里眠。
儳焉禊事过清明,同日东风候已更。
北客共忘家在乱,坝河初见水漫生。
压堤草树辽辽长,列坐群贤惘惘情。
节物尚能分别看,乍回春烧又闻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