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一)探梅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老来惜花之心虽已减,爱梅还绕江村去探寻。玉溪梅花一枝先报春。毫无花儿柔媚娇艳的姿态,洁白雅淡全然是雪精神。
欣赏青山秀色已嫌多余,只为梅花写下清新词句。竹林下流水带走水上云。酒醉中全然记不得,回家路上月出天黄昏。。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老去:谓人渐趋衰老。
心已懒:情意已减退。
一枝先破:春天梅花先开。
一枝,指梅花。
破,绽开,开放。
玉溪:水名,即江西信江,信江在玉山县境叫玉溪。
花态度:谓花的柔媚之态。
态度,姿态。
雪精神:如雪一样高洁的精神。
剩向:尽向。
餐秀色:秀色可餐,极赞妇女容色之美,也可用以形容山川秀丽,此取后义。
渠:他(方言),此即指梅。
著句清新:写清新的词句。
浑:简直,全。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临江仙·其一》探梅之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年事已高但仍对梅花情有独钟的情感。"老去惜花心已懒"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尽管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热衷于赏花,但对梅花的热爱依旧未减,特别是在江村环绕的梅花丛中。

"一枝先破玉溪春"形象地写出了梅花在早春时节率先绽放,仿佛打破冬日沉寂,带来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赞美了梅花的清雅和坚韧,它没有艳丽的外表,却有着如雪般纯洁的精神气质。

诗人进一步沉浸在梅花的美景中,"剩向空山餐秀色",在空旷的山间品味梅花的秀美,灵感涌动,写下清新脱俗的诗句。"竹根流水带溪云"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画面,流水、竹林和飘渺的云雾共同烘托出梅花的孤高与超凡。

最后,词人借酒浇愁,醉意中忘却了归途,直到月色黄昏,才恍然记起。这既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痴迷,也流露出他对时光荏苒的深深感叹。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一)侍者阿钱将行,赋钱字以赠之

一自酒情诗兴懒,舞裙歌扇阑珊。

好天良夜月团团。杜陵真好事,留得一钱看。

岁晚人欺程不识,怎教阿堵留连。

杨花榆荚雪漫天。从今花影下,只看绿苔圆。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

莫笑吾家苍壁小,棱层势欲摩空。

相知惟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

天作高山谁得料,解嘲试倩扬雄。

君看当日仲尼穷。从人贤子贡,自欲学周公。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三)

春色饶君白发了,不妨倚绿偎红。

翠鬟催唤出房栊。垂肩金缕窄,蘸甲宝杯浓。

睡起鸳鸯飞燕子,门前沙暖泥融。

画楼人把玉西东。舞低花外月,唱澈柳边风。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一)

醉帽吟鞭花不住,却招花共商量。

人生何必醉为乡。从教斟酒浅,休更和诗忙。

一斗百篇风月地,饶他老子当行。

从今三万六千场。青青头上发,还作柳丝长。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