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紫宸初启列鸳鸾,直向龙墀对揖班。
九曜再新环北极,万方依旧祝南山。
礼容肃睦缨緌外,和气熏蒸剑履间。
扇合却循黄道退,庙堂谈笑百司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宫廷仪式,充满了古典的庄重与神秘。开篇“紫宸初启列鸳鸾”,可见皇帝在紫禁之巅开始举行某种礼仪,“直向龙墀对揖班”则是朝臣们按照规矩整齐地站在龙形石阶前,等待着作揖让之礼。"九曜再新环北极",指的是天象的更新和帝王权力的巩固,星辰环绕北极星,象征帝王的统治如同宇宙的运行一样不可动摇。"万方依旧祝南山"则是在祈愿国泰民安之意,南山在这里可能是对皇朝根基的比喻。
接下来的“礼容肃睦缨緌外”展现了庄重的礼仪和严谨的规矩,"和气熏蒸剑履间"则透露出一种祥和而又庄严的氛围。"扇合却循黄道退"中的“黄道”或许指的是天道、正道,可能是指朝臣们在仪式结束后按规矩有序地退出。最后,“庙堂谈笑百司闲”则描绘了一种既庄重又和谐的宫廷气氛,各级官员在大殿中交谈、笑语盈盈,显示出朝政安稳、百官得意的景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礼仪的描写,展现了帝王权力的庄严与神圣,以及朝廷内部的和谐与秩序。
不详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紫霄宫阙五云芝,九级坛前再拜时。
鹤舞鹿眠春草远,山高水阔夕阳迟。
每嗟阮肇归何速,深羡张骞去不疑。
澡练纯阳功力在,此心唯有玉皇知。
纷纭隔窗语,重约蹋青期。
总得相逢处,无非欲去时。
恨深书不尽,宠极意多疑。
惆怅桃源路,惟教梦寐知。
欲明篱被风吹倒,过午门因客到开。
忍苦可能遭鬼笑,息机应免致鸥猜。
岳僧互乞新诗去,酒保频徵旧债来。
唯有狂吟与沈饮,时时犹自触灵台。
甘向深村固不材,犹胜摧折傍尘埃。
清宵玩月唯红叶,永日关门但绿苔。
幽院菊荒同寂寞,野桥僧去独裴回。
隔篱农叟遥相贺,伫看芳田膏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