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妇谣

汉家边城长杀戮,原头牧马车中宿。

妇人妆束伴军行,子弃夫亡阿谁哭。

少年嫁逐东西家,芳心婀娜如春花。

自怜李陵不肯死,明妃空怨弹琵琶。

夜半罗帏思旧爱,梦里相逢宛如在。

惭愧当初结发时,合欢犹有鸳鸯带。

君不闻白头老妪又重婚,眼前世事都莫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鬼妇谣》由元代诗人叶兰所作,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战争与社会变迁对女性命运的影响。诗中通过“汉家边城长杀戮”开篇,点明了战争的残酷背景,接着描述了牧马的生活状态和女性角色的转变,展现了战争对个体生活的影响。

“妇人妆束伴军行,子弃夫亡阿谁哭”,这两句描绘了女性在战争中的角色,她们不仅需要参与日常劳作,还要承受亲人离散的痛苦,却无人可诉说内心的悲痛。这种情感的压抑和孤独感,是战争带给女性的深刻创伤。

“少年嫁逐东西家,芳心婀娜如春花”,这里通过比喻,展现了年轻女子在动荡年代中的爱情与生活的复杂性。她们被迫远嫁他乡,内心的情感如同春天的花朵般娇嫩而脆弱,但又充满了生命力。

“自怜李陵不肯死,明妃空怨弹琵琶”,引用历史人物李陵和王昭君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的思考。李陵不愿投降,昭君远嫁异国,诗中借这两个典故,探讨了个人选择与命运之间的矛盾。

“夜半罗帏思旧爱,梦里相逢宛如在”,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思念与梦境中的重逢,表现了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人们仍渴望温暖与爱的回归。

“惭愧当初结发时,合欢犹有鸳鸯带”,通过回忆初婚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幸福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最后,“君不闻白头老妪又重婚,眼前世事都莫论”,这句话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反映了社会变迁中婚姻制度的变化,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战争背景下女性命运的悲凉与复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76)

叶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园老人种菜歌

晋家石崇珠百石,百味珍羞方丈食。

可怜富贵难久长,却把高门锁空宅。

唐家郑虔空读书,家无僮仆出无车。

日籴太仓五升米,凄凄在世将何为。

看来爱杀东园老,栽种东园终日好。

眼前儿女笑团栾,间把长锄斸荒草。

春林笋长蕨抽芽,茄姜出市菜生花。

雕胡作羹芋作饭,荐新先得尝王瓜。

东园老人乐无极,生计寻常足衣食。

我生踯躅渐龙钟,抚卷长歌长太息。

形式: 古风

叹歌行

檐前野鹊声嘎嘎,是个争看欣且乐。

路边慈乌飞避人,行者见逐听者嗔。

鹊踏花枝交羽翼,乌绕寒巢哺雏食。

双双野鹊雄与雌,笑尔哑哑乌引儿。

翁不见世人好恶谁能识,对面相看言不得。

形式: 古风

秋郭饮饯三径蒋先生

杨柳垂垂秋影碧,昼掩閒门断行迹。

故人携酒忽相过,邀饮沙头辞远客。

人生聚散岂寻常,众宾各醉尽壶觞。

悲歌慷慨白日晚,别恨其如流水长。

公乎浪游何草草,马蹄踏遍关山道。

眼看富贵若浮云,昨日少年今日老。

秋风萧飕八月寒,客中千万善加餐。

此行倘遇南来使,好写归期以报安。

形式: 古风

田家行

风雨行行衣尽湿,夜宿田家才趁食。

田家路僻少人行,见我偏怜远乡客。

老翁拭桌罗酒浆,抱孙同坐妻在傍。

地垆拨火煨芋栗,闭门莫出烧松光。

醉来就向床头卧,大儿唱歌小儿和。

我侬辛苦空读书,何似田家作田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