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马钰的《清心镜》,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的形象。诗人以“头如蓬,面如垢”起笔,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外表简朴、不拘小节的人物。他“万事俱忘,心无尘垢”,内心清净,不为世事所累,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境界。
“恣情慵、放肆婪耽”进一步描绘了他的闲适与自在,仿佛在享受生活的简单乐趣。“乞残馀展手”则暗示他不求过多,只求内心的满足和平静。接下来,“无无亦无,神丹无漏”表达了他对无欲无求的追求,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纯净。
最后两句“访蓬莱、功满三千,得缦垂云袖”寓意深远,蓬莱仙岛象征着理想中的超脱之地,诗人通过修炼达到“功满三千”,即积累了足够的修为,可以悠然自得,如仙女般衣袖轻拂,飘然而去,体现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和精神自由的理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心灵净化和超脱世俗的向往,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