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七首(其三)

月月初一十五,处处槌钟打鼓。

若不毁谤禅道,便是呵骂佛祖。

尽道慈悲接人,毕竟无过于此。

承天鼻孔笑伊,直是未敢相许。

坐人舌头即不无,争教无舌人解语。

形式: 偈颂

翻译

每月初一和十五,各处敲钟击鼓声喧闹。
若非诋毁禅宗佛法,就算是对佛祖的呵斥。
都说慈悲待人,但无人能超越这一步。
上天的鼻孔轻蔑地嘲笑他们,显然并不认同。
即使有舌头的人能说话,那无舌之人又如何表达呢?

注释

月:月亮。
初一十五: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
处处:到处。
槌钟打鼓:敲钟击鼓。
毁谤:诋毁。
禅道:禅宗佛法。
呵骂:呵斥。
慈悲:慈悲心。
承天:承受上天。
直是:简直。
相许:认同。
坐人:有舌头的人。
无舌人:无言的人。
解语:表达语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允韶所作的《偈七首》中的第三首。它以月圆之夜的热闹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佛教中一些言行的批判。诗中提到,无论是在初一还是十五,人们敲钟打鼓庆祝,但如果这些活动涉及对禅道的诋毁或佛祖的不敬,那么即使打着慈悲的旗号,也显得过分。诗人以“承天鼻孔笑伊”形容上天对此的嘲笑,暗示这样的行为并未真正体现佛教的慈悲精神。最后,诗人指出,即使有舌头的人能表达意见,但那些没有舌头的人(可能指无法言说的修行者)又如何理解这种喧嚣和不敬呢?整首诗寓言深刻,批评了表面慈悲实则偏离佛法的行为。

收录诗词(7)

释允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七首(其二)

老汉当年腊月八,三更夜半颠狂发。

刚把长钉钉眼睛,直至而今未能拔。

形式: 偈颂

偈七首(其一)

一五二五,机轮无阻。南山起云,北山下雨。

有人却道锦上添花,有人又道泥中洗土。

有人又道离此二途,便见丹霄独步。

若总如斯论量,山僧未敢相许。

形式: 偈颂

龙井十题(其一)风篁岭

风篁荫修岭,挺节含虚心。

悠悠往还客,孰不聆清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龙井十题(其二)龙井亭

虚亭乱石间,中有潜虬府。

澄湛源莫穷,旱岁为灵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