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挽俞汉远》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通过描绘俞汉远生前的声名与才华,以及其逝世后引发的哀悼之情,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首句“早有声华动里闾”,开篇即点出俞汉远在乡里便已名声显赫,其才学与品德深受邻里敬仰。接着“偶从戍役入皇都”一句,转折描绘俞汉远偶然的机会,从边疆戍役之地进入繁华的京城,暗示其才华横溢,不拘一格。
“淋漓翰墨人争羡,洒落襟怀世罕如”两句,赞美俞汉远的书法与文笔令人羡慕,其豁达的胸襟更是世间罕见,凸显其人格魅力与艺术造诣。
“荐剡交驰期效用,邯郸梦断竟长驱”中,“荐剡交驰”表明俞汉远曾多次被推荐,期望能为国家效力;“邯郸梦断”则以典故比喻理想破灭,暗示其仕途或有波折;“竟长驱”则表达了最终他仍坚持自我,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旧游凋谢诚堪悼,蒿里歌残重叹吁”结尾两联,直接抒发了对俞汉远逝世的哀悼之情。旧日的友谊与回忆如今凋零,让人深感惋惜;蒿里(古代指墓地)之歌虽已结束,但内心的叹息却久久不能平息,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俞汉远生前事迹的回顾与逝世后的哀悼,不仅展现了其个人风采与才华,也体现了作者对逝者的深情厚谊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