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斋歌

关西夫子今元老,有石当斋斋更好。

疑从天上堕支机,似向瀛洲擘琼岛。

磨砺堪为百世师,璠玙不数连城宝。

星光璀璨太白精,云根崒嵂西川道。

早年充贡来明庭,玉堂紫阁静仪刑。

擎天八柱开黄道,障海千寻掣巨灵。

有时条理振韶夏,百兽率舞游鱼听。

孤标共仰积铁壁,大手为勒磨崖铭。

授书空传谷城叟,汉室开基一培塿。

何如五色补天材,元付当年取日手。

石斋峨峨高入云,四海苍生共翘首。

万年永藉圣朝安,再拜为歌仁者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石斋歌》是一首赞美石斋的诗,以石斋为题,寄寓了对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学者的尊崇。首联“关西夫子今元老,有石当斋斋更好”将石斋比作古老的学者,以“石”象征其坚韧与智慧。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想象石斋如天外来物般珍贵,以及其学问的深远影响,表达了对其人品和学识的敬仰。

“星光璀璨太白精,云根崒嵂西川道”运用星辰和山川的意象,描绘石斋的才华横溢和影响力。诗人回忆石斋早年的贡献,如“玉堂紫阁静仪刑”,赞誉他在朝廷中的正直和威望。

“擎天八柱开黄道,障海千寻掣巨灵”进一步强调石斋的支撑作用,如同柱石般稳固,能引导世人前行。在教育上,他如“授书空传谷城叟”,传承知识,影响深远。

尾联“石斋峨峨高入云,四海苍生共翘首”形象地写出石斋的崇高地位,他的智慧和人格魅力令天下人景仰。最后,诗人祝愿石斋长寿,并期盼圣朝永安,再次表达对仁者的敬祝。

整体来看,《石斋歌》语言优美,寓意深厚,是对一位杰出学者的深情赞颂。

收录诗词(1452)

陆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宝丝灯屏歌

鲛人夜织冰蚕丝,不数细滑鹅溪绢。

或云并州快剪刀,剪此一段澄江练。

乃是云南之南万山中,云腴石髓蟠青葱。

酒黄鸦紫祖母绿,复有无价桃花红。

远人不贡车与服,持此射利如射鹄。

遂令长安富豪家,下视隋珠贱和玉。

琐屑璀璨星宿同,水碓火镕俱有功。

短长曲折巧应手,无乃鬼幻神为工。

分经错纬了不乱,各以本色呈绚烂。

霞蒸雾■有无间,遥看一道晴虹贯。

是中白腻若可餐,良工点染开林峦。

似嫌世上缣素弱,颇有劲气生毫端。

制成屏风向灯夕,聊慰风尘远为客。

壮心岂解随物迁,乡书又送经年隔。

酒钱不爱典衣偿,要与明月争辉光,但愿明月长辉光。

形式: 古风

三松图

三松亭亭高插天,离立森爽含风烟。

栋梁廊庙似无用,撑架日月如有权。

浑疑无地着此物,日观其下天坛前。

秦时大夫封不受,汉家武皇来何虔。

潜龙卧龙差可拟,鳞鬣头角俱依然。

懒为行雨六丁怒,彩虬金电挥成鞭。

有似高人傲一世,宁舍富贵耽沈玄。

师山孙子今奇士,家住万山苍翠边。

胸中惟储秘书监,囊里不贮司徒钱。

手种青松一万树,如此三树尤堪怜。

风雷掀舞山岳动,岁华剥落冰霜偏。

古柏空传二百丈,蟠桃浪说三千年。

有时坐石听凉籁,独把黄庭金字编。

神仙官府总一致,朝中宰相山中贤。

题诗一寄可斋子,会见沧海成桑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蓉溪书屋为金司寇

蓉溪江山真画图,蓉溪主人绝代无。

往岁西归结书屋,风前月下闻伊吾。

牙签插架几万轴,云锦照水三千株。

有时溪头风日好,一段秋波净于扫。

水香花气相氤氲,人间别有蓬莱岛。

蜀道时歌李白难,草玄甘抱扬雄老。

只今身复上天衢,太平经济须巨儒。

尚书省里少司寇,御史台中上大夫。

共道孤芳持晚节,还应廊庙忆江湖。

别来几度花开候,每向西风重回首。

补成五色衮龙衣,元是当年摘花手。

复有阶前兰桂行,相期岁暮松筠友。

君不见南阳草庐绿野堂,此溪此屋同垂芳。

形式: 古风

渡淮放歌

出门江南花无数,行尽淮南春欲暮。

风霜添上鬓丝繁,颇悔从前好词赋。

伊吕分明道可行,孔孟咄嗟时不遇。

故人衮衮俱公侯,频岁劝予劳尺素。

亦有封章达姓名,曾傍重瞳屡回顾。

忆昨素冠成陛辞,天子中兴初践祚。

八年林卧心常悬,一捧部符躬莫措。

玉堂天高旧梦回,青宫地切新恩误。

万分何补等涓埃,五十无闻昩时务。

凭将一出期遂初,自保孤忠总如故。

长河浊流足风波,飞鹢扬舲竞津渡。

携家十口儿女情,居安虑危在云路。

遥持一寸报主心,时放歌声和韶頀。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