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夫示再登鼓山四诗仆虽不获同游然来诗不可虚辱次韵奉谢且致归班之饯(其二)

眼前培塿足萦缠,去去瀛洲大洞天。

一息南溟能几月,再行东海定何年?

江淮巨浪千堆雪,榆柳中原万里烟。

解视归装还不俗,有诗曾酌瘴乡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程钜夫所作,名为《寅夫示再登鼓山四诗仆虽不获同游然来诗不可虚辱次韵奉谢且致归班之饯(其二)》。诗中描绘了作者对友人再次登临鼓山的感慨与回应,同时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句“眼前培塿足萦缠,去去瀛洲大洞天”以“培塿”比喻眼前的琐事或小环境,与“瀛洲大洞天”形成对比,暗示了作者对远方、理想之地的向往。接下来,“一息南満能几月,再行东海定何年?”则通过时间的短暂与未来的不确定,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未来未知的感慨。

“江淮巨浪千堆雪,榆柳中原万里烟”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宏大与壮丽,象征人生的波折与广阔。最后,“解视归装还不俗,有诗曾酌瘴乡泉”则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通过诗歌表达情感的雅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收录诗词(61)

程钜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又号远斋。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元朝名臣、文学家。少与吴澄同门。南宋末年,随叔父降元,入为质子。因受元世祖赏识,累迁至集贤直学士,并参与编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年),追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文宪”。历事四朝,为当时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诗亦磊落俊伟。有《雪楼集》三十卷

  • 号:雪楼
  • 籍贯:建昌(今江西南城)
  • 生卒年:1249年—1318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寅夫晚凉感事

初夏微风作嫩凉,伤春一夜鬓毛苍。

红芳寂历午阴绿,白昼须臾晚照黄。

溅泪露葵空滴滴,锁愁烟柳自行行。

绝怜熠耀仓庚羽,曾带千门丽日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采莲舟杯

攀翻叶上露,酿作杯中酒。

可能君不醉,负此掺掺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题仲经家江贯道潇湘八景图(其一)烟寺晚钟

僧定钟声缓,依稀听不真。

渡头风正忽,唤醒未归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题仲经家江贯道潇湘八景图(其二)洞庭秋月

万顷玻璃上,辉辉玉一环。

望中青似粟,约莫是君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