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润叶濡枝浃四方,浓云来去势何长。
旷然寰宇清风满,救旱功高暑气凉。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雨带来的凉爽气息,缓解了夏季的酷热。开篇“润叶濡枝浃四方”生动地展现了细雨如丝线般滋润每一片叶子,每一个枝头,水珠在叶尖上闪烁,四处弥漫,营造出一种湿润而生机的景象。
“浓云来去势何长”则描绘了厚重的云朵如同大军连绵不断地涌来,这种动态的描写增添了一份壮观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这场雨带来的期待和喜悦。
“旷然寰宇清风满”一句,通过“旷然”这个词语传达了天空突然开阔的景象,而“寰宇”则指代整个世界,这里暗示了一种全局性的凉爽气息充盈着整个大地。
最后,“救旱功高暑气凉”直接点出了这场雨对解除干旱和炎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这里的“功高”表明了诗人对于这场雨所带来的恩惠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功绩非凡。
整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更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及时降临之雨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帘风。
不如种在天池上,犹胜生于野水中。
九月徐州新战后,悲风杀气满山河。
唯有流沟山下寺,门前依旧白云多。
老住香山初到夜,秋逢白月正圆时。
从今便是家山月,试问清光知不知。
欲话毗陵君反袂,欲言夏口我沾衣。
谁知临老相逢日,悲叹声多语笑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