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甫见赠二首(其一)

几年持养副天成,造次云为必中程。

乐内何希傥来贵,畏知唯有白丝清。

蓬瀛尚欠文章手,寰海徒传学行声。

今日诗筒互酬唱,他时回记岂忘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和通甫见赠二首(其一)》。韦骧以文采飞扬、学识渊博著称,此诗亦体现了他的文风与思想。

首联“几年持养副天成,造次云为必中程”,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修养与才华的自信。"持养"意为保持并培养,"天成"则指自然赋予的天赋与才能。"造次"形容匆忙或不假思索之时,"云为"则是指创作或行动。这两句诗强调了诗人通过长期的努力与自我提升,即使在匆忙之中也能做到作品或行为合乎标准,体现出他对艺术与道德的严格要求。

颔联“乐内何希傥来贵,畏知唯有白丝清”,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内在修养与外在名声的看法。“乐内”指内心的快乐与满足,“希傥来贵”则暗示了外来的荣誉或地位可能带来的虚幻感。“畏知”意味着害怕被外界所知,而“白丝清”则比喻纯洁无瑕的品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更看重内心的平静与纯洁,而非外在的荣誉与地位,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操。

颈联“蓬瀛尚欠文章手,寰海徒传学行声”,将诗人与仙山蓬莱、瀛洲的文人相比,表达了对自己未能达到仙人般文学成就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指出自己在学识与品行上的声誉已经广为人知。这反映了诗人不仅在文学上有高深造诣,其人格魅力也深受世人敬仰。

尾联“今日诗筒互酬唱,他时回记岂忘情”,点明了诗人与友人间的交流与情感。"诗筒"在这里象征着诗歌的传递与交流,"互酬唱"则表示双方的诗作相互应和,情感深厚。"他时回记岂忘情"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回忆这段友情时,不会忘记彼此间深情厚谊的决心。这一联不仅深化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韦骧对个人修养、艺术追求、内心世界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与表达,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与高尚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和通甫见赠二首(其二)

肝胆区区岂足矜,抟风宁复计鹏程。

未能名迹如山重,且固心诚似水清。

学譬治畦犹失溉,文参击缶不成声。

感君篇贶虚褒借,强抉蓁芜写鄙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通甫道中先寄

神明不爽久?跧,一望旌轩旧观旋。

残腊光阴江海上,新春消息柳梅间。

倾风固喜同披雾,窃禄仍羞似抱关。

更奉诗筒先寄贶,解颐高句动苍颜。

形式: 七言律诗

和通甫同登庆和寺阁

佛宫楼阁倚云端,人世尘埃杳不干。

万里海光生目眩,半天风势切肌寒。

老僧指境依稀辨,往客题名次第看。

一奉胜游承健句,诗魔暗里为摧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潘通甫寄孙太守

五马传呼尽避骢,二车行县海壖东。

歌声被管腾新曲,酒盏垂莲学倒蓬。

回驭望仙双旆晚,戒程馀庆一帆风。

拘挛不得陪供帐,只许区区鄙句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