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和通甫见赠二首(其一)》。韦骧以文采飞扬、学识渊博著称,此诗亦体现了他的文风与思想。
首联“几年持养副天成,造次云为必中程”,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修养与才华的自信。"持养"意为保持并培养,"天成"则指自然赋予的天赋与才能。"造次"形容匆忙或不假思索之时,"云为"则是指创作或行动。这两句诗强调了诗人通过长期的努力与自我提升,即使在匆忙之中也能做到作品或行为合乎标准,体现出他对艺术与道德的严格要求。
颔联“乐内何希傥来贵,畏知唯有白丝清”,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内在修养与外在名声的看法。“乐内”指内心的快乐与满足,“希傥来贵”则暗示了外来的荣誉或地位可能带来的虚幻感。“畏知”意味着害怕被外界所知,而“白丝清”则比喻纯洁无瑕的品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更看重内心的平静与纯洁,而非外在的荣誉与地位,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操。
颈联“蓬瀛尚欠文章手,寰海徒传学行声”,将诗人与仙山蓬莱、瀛洲的文人相比,表达了对自己未能达到仙人般文学成就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指出自己在学识与品行上的声誉已经广为人知。这反映了诗人不仅在文学上有高深造诣,其人格魅力也深受世人敬仰。
尾联“今日诗筒互酬唱,他时回记岂忘情”,点明了诗人与友人间的交流与情感。"诗筒"在这里象征着诗歌的传递与交流,"互酬唱"则表示双方的诗作相互应和,情感深厚。"他时回记岂忘情"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回忆这段友情时,不会忘记彼此间深情厚谊的决心。这一联不仅深化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韦骧对个人修养、艺术追求、内心世界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与表达,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与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