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含山寺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
首句“一僧庞眉拄杖扶”,以简练之笔勾勒出一位面容沧桑、步履蹒跚的老僧形象,拄着拐杖缓缓前行,生动地展现了僧人的生活状态。
“自汲石泉浇茗盂”一句,通过僧人亲自取水泡茶的细节,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致与虔诚,同时也暗示了寺庙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山深松树须髯古,寺老木鱼鳞甲枯”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山中古老的松树与寺内年久失修的木鱼相映成趣,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岁月更迭,也暗喻了寺庙历史的悠久。
“心閒逢人谢礼乐,身倦到枕即江湖”则揭示了僧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无论是与人交往还是面对生活的劳顿,都能保持一颗淡泊的心,仿佛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之间。
最后,“梦回石壁半斜照,蝙蝠打人山鸟呼”描绘了一幅夜晚归来的僧人,石壁上半轮残月映照,蝙蝠在空中飞舞,山鸟啼鸣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与心灵的交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含山寺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中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境界,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