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五首(其一)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

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

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澈玉城霞。

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

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

难道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

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词人张惠言的《水调歌头五首(其一)春日赋示杨生子掞》中的第一首,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首句“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以拟人手法写东风轻拂,使得百花盛开,展现出春天的生机盎然。接下来,“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描绘了诗人悠闲地欣赏花影,只有月牙儿挂在天边,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澈玉城霞”表达了诗人想要吹奏铁笛,伴着清香的花朵和绚丽的朝霞,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雅致情趣。然而,“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又流露出淡淡的离愁,花影虽美,但难以触及,而飘飞的柳絮则象征着春光的流逝。

下片转为抒发感慨,“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乘云舟离去的想象,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借东皇(春神)之口,提出春意究竟属于谁的问题,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难道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进一步追问春光易逝,韶华不再的哲理。

最后,“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以景结情,即使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但那条通往春天的道路,始终被青草覆盖,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转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6)

张惠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原名一鸣,一作皋闻。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 字:皋文
  • 号:茗柯
  • 籍贯:武进(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61~1802

相关古诗词

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人何在?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一树桃花,向人独笑;颓垣短短,曲水湾湾。

东风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不为寻春较远,辜负春阑。念玉容寂寞,更无人处,经他风雨,能几多番?欲附西来驿使,寄与春看。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相见欢四首(其一)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过商州

重关已过数峰西,绕尽羊肠踏尽梯。

满耳水声千涧曲,四围山色一城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重过金陵

秋风又到秣陵关,独客穷途尚未还。

武定桥头明月上,朦胧遥望紫金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