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

耕田衣食苦不足,悠悠送子长河曲。

同行不可别未忍,日暮河边仰天哭。

男儿从军薄妻子,妇人随夫誓生死。

封侯佩印未可知,不道沙场即为鬼。

形式: 古风

翻译

农夫辛勤劳作,食物衣物仍觉匮乏,长长的河流旁,你远行的身影渐行渐远。
同行的人不愿分离,但又不得不忍痛,傍晚时分,我在河边哭泣,仰望天空。
男子投身军旅,对家室亲情轻视,女子跟随丈夫,生死与共的誓言已定。
封侯拜相的荣耀尚未可知,却不知战场之上,生命转瞬即逝,化为亡魂。

注释

耕田:农耕劳作。
衣食:衣物和食物。
不足:不够。
悠悠:漫长。
送子:送别孩子。
长河曲:弯曲的河流。
同行:一同出行。
别:离别。
未忍:不忍心。
日暮:傍晚。
仰天哭:抬头向天哭泣。
男儿:男子汉。
薄:轻视。
妻子:妻子儿女。
妇人:女子。
誓生死:发誓生死相随。
封侯:封赏为侯。
佩印:佩戴官印。
沙场:战场。
为鬼:成为鬼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农妇的艰辛生活和深沉情感。开篇“耕田衣食苦不足”,说明了农家生活的贫困和艰难,农妇每天都在为家庭的生计奔波,但收获往往是勉强温饱。紧接着“悠悠送子长河曲”,则展示了农妇送别儿女的情景,那一条长河似乎也在见证着这份离愁别绪。

第二句“同行不可别未忍,日暮河边仰天哭”表达了农妇对亲人分别时的不舍和哀伤。这里用“不可别”强调了她们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而“日暮河边仰天哭”则更加突显了这份离愁的沉重。

第三句“男儿从军薄妻子,妇人随夫誓生死”写出了农家男女对国家和家庭无条件的奉献。男儿们为了保家卫国而投身军旅,而女子则紧跟着丈夫,无论生死都与之共度,这种忠贞不渝的情操令人敬佩。

最后一句“封侯佩印未可知,不道沙场即为鬼”则透露了一丝对未来命运的无奈和悲哀。农家子弟即使立下战功,也难以预料是否能得到封侯的荣耀,而那些在战场上失去生命的人们,转瞬间便成为了鬼魂,这种生死之谜让人唏嘘。

整首诗通过对农妇生活和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宋代社会下层人民的艰辛和悲凉,同时也反映出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无常。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刘壮舆是是堂歌

读堂中之书兮,以致子之眠。

饮堂中之酒兮,以休子之言。

是非杂然于子之耳兮,付庭中之叹蚓,与夫木上之鸣蝉。

庶几养生而保和兮,穷子之年。

形式: 古风

刘伯寿秘校

将军卷金甲,独卧嵩山阿。

千金买蛾眉,昼夜饮且歌。

时平武库锁,赂买戎狄和。

不复用英雄,惜哉双鬓皤。

延我寒夜欢,清尊不辞多。

壮气老未已,醉来须屡摩。

充国年七十,立功未蹉跎。

我欲劝公起,拂尘挥旧戈。

公言一世中,欢乐能几何。

安用身外名,功高竟消磨。

家住太室阳,开门对嵯峨。

嘉肴荐尊俎,有酒如江河。

度曲得新声,词成自吟哦。

乐此常不足,尚安知其他。

我愕不知答,高贤固殊科。

马援喜功名,旅死遭讥诃。

陶潜虽放情,但为硕人薖。

公于二者间,安处行逶迤。

寒厅有修竹,野泉涨微波。

不厌徒驭勤,高车幸来过。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华月

华月流春宵,散我高林影。

披衣步其下,爱此扫地静。

吾心方浩然,万境一澄莹。

徙倚玉绳低,寂寥沈远听。

形式: 古风

厌雨四首(其四)

柯山老人家四壁,深居闭门不下席。

日补丹田气三咽,自言兹味胜玉食。

无田无屋一空囊,不管门前水三尺。

有钱沽酒便不忧,会见天清还白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