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鹿谣

秋孛鹿,损万斛,东畦种禾西畦菽。

禾头生耳菽生蠋,城中穰草千钱束。

孛鹿谣,哀嗷嗷。

昨日湖水平南壕,鹅鸭集庐鱼升桥。

出无航,居无茅,荒荒饥色近在郊。

四乡那不愁漂摇,邻灾况闻江有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丰收与饥荒并存的农村景象。"秋孛鹿,损万斛",开篇以丰收的孛鹿(可能指某种谷物)受损,暗示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接下来的"东畦种禾西畦菽",描述了农民们勤劳地交替种植稻谷和豆类,试图弥补损失。

"禾头生耳菽生蠋"一句,"耳"和"蠋"可能是作物病虫害的象征,进一步揭示了收成的艰难。"城中穰草千钱束",说明尽管粮食丰收,但因灾情严重,市价高昂,百姓生活困苦。

"孛鹿谣,哀嗷嗷",诗人以悲哀的调子唱出了民间的哀怨。"昨日湖水平南壕",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季节更迭,也预示着生活的不稳定。"鹅鸭集庐鱼升桥",描绘了动物的迁移,反映出人畜共患的困境。

"出无航,居无茅",写出了人们的流离失所,"荒荒饥色近在郊"则直接描绘了饥饿的严峻现实。最后两句"四乡那不愁漂摇,邻灾况闻江有蛟",表达了对周围乡村同样遭受灾害的担忧,以及江中蛟龙的隐喻,可能象征更大的灾难威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场景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艰辛与无奈,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秋霖行

老农昨入城,为言道光季。

淫雨昼成晦,野湟船入肆。

倾畦连畛水没人,庐游鹅鸭田生鳞。

强梁白梃走檐下,官符到乡还捉民。

吴侬乐岁无余业,年灾一值如赤贫。

公中岂无岁时蓄,南仓北仓雀噪囷。

昨闻诏恤宽租欠,计岁行恩到乡县。

谁怜下户尾毕逋,不输官符输胥掾。

今年秋霖积田水,视昔潦年差尺半。

天时人事不可知,今朝雨雹昨雷电。

我闻此语心忉忉,隐几恍见波澜高。

坐使愁心恋江海,武陵渔者傥可招。

形式: 古风

闻雁

秋水渺无极,愁尽送白云。

西风何太急,北客独先闻。

旅梦苍烟寺,樵歌黄叶坟。

江南鲜矰缴,雨夜尚呼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读高陶堂志微录书后

梦落沧流此辍弦,一官滞调偪残年。

振奇文字投珠晦,垂老功名误瓦全。

宁惜清流论党局,从教才思傲顽仙。

荒荒西曜湛归翼,虚傍柴桑卜墓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旧婉

旧婉前华脉脉思,疏风闲雨阁兰期。

湖山梦冷成诗瘦,弦管声繁易酒悲。

襟上唾花空有恨,尊前梅柳为谁姿。

柔肠苦被明眸割,彻骨风流鬓已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