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其三)

微云新雨后,华山照窗前。

虚堂寂无人,清辉为谁圆。

千里共明月,同心各一天。

愿持一尊酒,因风到君边。

风来故徐徐,徬徨祇自怜。

取琴为君弹,孤怀托七弦。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清代黄锡彤的《杂感(其三)》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新景象与孤独心境的交融画面。首句“微云新雨后”写出了雨后天空中淡淡的云层,暗示着空气的清新和湿润。"华山照窗前"则将视线转向窗外,华山的倒影映照在窗户上,增添了空间的静谧与壮丽。

接下来的“虚堂寂无人,清辉为谁圆”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明亮的月光虽美,却显得孤独,因为没有人在场分享这宁静的夜晚。“千里共明月,同心各一天”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虽然相隔千里,但都能共享同一轮明月,寄托着深深的友情。

“愿持一尊酒,因风到君边”表达了诗人想借风传送一杯酒给远方的朋友,表达对友人的牵挂和祝福。然而,“风来故徐徐,徬徨祇自怜”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犹豫和自我怜悯,风儿虽带来问候,却只能独自徘徊。

最后两句“取琴为君弹,孤怀托七弦”以琴声寄托孤寂情怀,通过音乐传达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展现了诗人高雅的艺术情操和真挚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5)

黄锡彤(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马陵道中

运河水浅碍舟行,辘辘征车走一程。

人语冲寒过小市,马蹄和雪踏新晴。

沙飞旷野天无色,风撼危崖树有声。

遥指帆樯出京口,金焦山色隔江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武清道中

河水望南流,我舟向北征。

湍急不得前,如蚁磨上行。

长绳系桅顶,曳纤邪许声。

篙师船头立,浅濑努力撑。

天意复中阻,石尤忽怒鸣。

且前亦且却,水风激砰訇。

同舟客烦恼,心摇如悬旌。

迟迟行若此,何时达帝京。

余意独不然,虑怛心自平。

拂衣辞故国,携家泛大瀛。

瞬息数百里,高浪驱鲲鲸。

顿者受以渐,大造有权衡。

但求尺寸进,莫与天公争。

譬诸九仞山,覆篑功终成。

回顾沙渚畔,清梦鸥不惊。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乞假归里留别都门诸同人(其一)

回头通籍廿年多,揽镜惊看鬓渐皤。

寥落晨星同辈少,团圞明月好时过。

功名蹭蹬鲇缘竹,富贵虚无蚁梦柯。

坐对茶烟轻飏处,萧然禅榻病维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乞假归里留别都门诸同人(其二)

收拾朝衫锦已荐,芒鞋竹杖养疴便。

破除尘网蛛真隐,老困盐车马不前。

落叶离根伤旅舍,焚巢瘁羽感中年。

新词且唱江南好,笠泽风帆邓尉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