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给事新第

朱门不锁走朱轮,东省仙材昼锦人。

石上云轻林屋晓,花头露重洛阳春。

谢公棋战乌巾静,裴令吟高绿野新。

他日南园真可乞,满池烟水正相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豪门大户不再阻拦华丽的马车,显贵官员白天衣锦还乡。
清晨山石上的云雾轻盈,林间屋舍沐浴在曙光中,洛阳的春天花朵上凝结着露珠。
谢公对弈时乌巾安静无声,裴令高吟于清新绿野之中。
将来有一天我真能在此地安居,满池烟水环绕,景色宜人。

注释

朱门:豪门大户。
走朱轮:华丽的马车。
东省:朝廷东部的官署。
昼锦人:显贵官员白天衣锦还乡。
石上云轻:清晨山石上的云雾轻盈。
林屋晓:林间屋舍沐浴在曙光中。
花头露重:花朵上凝结着露珠。
洛阳春:洛阳的春天。
谢公棋战:谢公对弈。
乌巾静:乌巾安静无声。
裴令吟高:裴令高吟。
绿野新:清新绿野。
南园:此处指向往的居所。
真可乞:真能在此地安居。
满池烟水:满池烟雾笼罩的水面。
正相邻:景色宜人,相邻而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林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间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朱门不锁走朱轮"一句,设定了一个悠闲自得的场景,朱门不加锁镮,朱轮随意推移,表现了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

接下来的"东堂仙材昼锦人",则描绘了诗人心目中理想的人物形象,或许是指文学之士,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如织锦一般展现着他们的才华与风采。

第三句"石上云轻林屋晓",转换了景致,石上云雾轻薄,与林间的房舍在清晨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片宁静雅致的氛围。

紧接着的"花头露重洛阳春",则着墨于洛阳城中春天的细雨如织,花朵上挂满了露珠,显得分外娇媚,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洛阳城春景的深情描绘。

谢公棋战乌巾静,一方面写出了谢安石在棋局上的专注与沉静,他的头巾如同乌云一般笼罩着他的头脑,另一方面也映衬出一场激烈的心智较量;而裴令吟高绿野新,则描绘了诗人裴迪在青翠的原野上吟诵诗歌的生动画面,他的声音如同清风一般,在这片新生的绿色中回荡。

最后两句"他日南园真可乞,满池烟水正相邻",诗人表达了对未来某一天能够在南园中徜徉的期盼,那时池塘中的烟水将与周遭环境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活动以及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167)

朱长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人见庆除博士

幅巾短褐对江云,闲把群经自讨论。

鲁泮未能开后学,虞庠岂称讲微言。

羸驹久绝腾骧望,病木犹沾化育恩。

蒋径虽荒陶菊在,徘徊惟恐去吴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叠嶂楼有怀吴门朱伯原

虎丘换得敬亭山,句水松陵数舍间。

天下难如两州好,君恩乞与一身闲。

渐无牒诉烦敲朴,喜有林泉数往还。

犹想朋云隐君子,思归时见鬓毛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上运使陈兵部

屈指西州当世英,我公杰出久知名。

自从扬马奇才后,又得岷峨灵气清。

刚者近仁今始见,惠而能政古难并。

胸罗万象纵横有,目悦群情黑白明。

已借牙筹安右辅,尚留金节压东瀛。

片章驰上云霄动,一檄飞前草木惊。

断割剧繁如简易,针砭瘦瘠使丰盈。

此时阜俗资良策,匪夕畴庸在老成。

窃愧衰姿毗太府,幸逢雅量庇寒生。

欲祈阴施增仙算,几见蟠桃结子荣。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仲春上丁知府金部躬率僚寀释奠于先圣既而升公堂命学官讲书窃惟中庸之篇自安定先生常以是诲人阅岁既久嗣音者希某孤陋无似窃慕前哲其启讲也今龙阁黄公尝临之其终讲也金部使君又临之郡儒在列咸与荣观辄成五言律诗二十韵叙谢

天意绍斯文,成书在圣孙。

一篇穷妙理,万古诵微言。

美行敷华叶,精诚固本根。

并明参日月,幽赞极乾坤。

奥义谁钻仰,真儒善讨论。

披云观泰华,行水自昆崙。

庠序非才处,诗书素志敦。

崇朝羞倚席,暇日废窥园。

辨惑开群听,潜心到大原。

意将追往哲,学岂为专门。

盛府连称治,耆英继典藩。

始终临讲席,前后枉高轩。

全帐罗金鼎,盈庭倒玉樽。

旌旗来有庆,衿佩寂无喧。

士识师资贵,民知道义尊。

僖公史官颂,郑校相君存。

芹藻欢欣意,陵阿长育恩。

中材多杞梓,宝器列瑶琨。

五纪登朝盛,群英著籍繁。

美哉文正学,遗泽洽元元。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