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初度日偶成

吾生本如寄,有酒还自酣。

岂待三宜休,已知七不堪。

陶泓且当传,孔方安可谈。

触网笑神龟,束身悲老蚕。

倘能从兹去,卜宅南山南。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超脱而又略带无奈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首句“吾生本如寄”,开篇即点明了生命如同短暂的寄居,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着,“有酒还自酣”一句,看似洒脱,实则蕴含着对现实的逃避和对暂时解脱的渴望。

“岂待三宜休,已知七不堪”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不满与厌倦。这里的“三宜休”与“七不堪”并非具体数字,而是泛指生活中种种不如意之事,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情绪。

“陶泓且当传,孔方安可谈”两句,借用了“东晋陶渊明爱酒”的典故和“孔方兄”(古代铜钱的别称,常用来比喻金钱)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漠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精神世界的重要性,而非物质财富。

“触网笑神龟,束身悲老蚕”则是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神龟长寿却困于网中,老蚕虽勤劳却终将束缚,这两者都象征着生命的局限与无奈。诗人通过这两个形象,表达了对生命中束缚与限制的反思,以及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

最后,“倘能从兹去,卜宅南山南”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束缚、寻找心灵归宿的渴望。南山南,既是一种地理上的指向,也是一种理想中的避世之地,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物质、自由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在现实压力下寻求精神解脱的努力。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独酌

行军已六九,发脱身渐羸。

不及桃李花,遽成莆柳衰。

贵贱必同尽,造化宁吾私。

徒闻王子乔,何处求安期。

区区营丹砂,贪生无乃欺。

今朝欣无事,酒熟当自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孤松

青松类贫士,落落惟霜皮。

已羞三春艳,幸存千岁姿。

蝼蚁穴其根,乌鹊巢其枝。

时蒙过客赏,但感愚夫嗤。

回飙振空至,百卉落无遗。

苍然上参天,乃见青松奇。

苟非厄冰雪,贞脆安可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壬子秋七月一日与郭文伯饮入于朱弘道竹所是日大雨拟苏州

残暑尚为厉,客坐三四迁。

青山一雨过,虚室夜脩然。

欣与公子酌,语契中颇宣。

虽无丝与竹,庶罄宾主欢。

所贵相知深,岂惟怀一餐。

尊浮玉粒腻,炬拆金葩圆。

厌厌咏露斯,会面良已艰。

天明即鸿燕,西望独悁悁。

形式: 古风

送钱公择还象山

金陵一杯酒,送子归海隅。

五月南风正,荷花满镜湖。

登堂酌春酒,上奉双亲娱。

但惜千里别,莫赠鲛人珠。

虽仝天地间,一旦具越殊。

皎皎渥洼子,翩翩丹穴雏。

怅然不得从,远望白云孤。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