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秋七月一日与郭文伯饮入于朱弘道竹所是日大雨拟苏州

残暑尚为厉,客坐三四迁。

青山一雨过,虚室夜脩然。

欣与公子酌,语契中颇宣。

虽无丝与竹,庶罄宾主欢。

所贵相知深,岂惟怀一餐。

尊浮玉粒腻,炬拆金葩圆。

厌厌咏露斯,会面良已艰。

天明即鸿燕,西望独悁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贝琼在明末时期与友人郭文伯共饮的情景,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感慨。诗中通过“残暑”、“青山”、“虚室”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

首句“残暑尚为厉”,点明了夏日余热未消,引出后文对清凉环境的期待。接着“客坐三四迁”,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室内多次变换座位以寻找凉爽舒适之处的情景,体现了对舒适环境的追求。

“青山一雨过,虚室夜脩然”两句,通过雨后的青山与夜晚的宁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欣与公子酌,语契中颇宣”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畅谈的乐趣,即使没有音乐相伴,也能感受到宾主间的欢愉。

“虽无丝与竹,庶罄宾主欢”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指出真正的快乐并不依赖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心灵的契合与交流。

“尊浮玉粒腻,炬拆金葩圆”描绘了宴席上的美酒佳肴,通过“玉粒”、“金葩”的比喻,展现了食物的精美与珍贵,也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高雅。

“厌厌咏露斯,会面良已艰”表达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离别感到忧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最后,“天明即鸿燕,西望独悁悁”以清晨的景象结束全诗,既是对相聚时光的留恋,也是对未来分别的无奈与期盼,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友谊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钱公择还象山

金陵一杯酒,送子归海隅。

五月南风正,荷花满镜湖。

登堂酌春酒,上奉双亲娱。

但惜千里别,莫赠鲛人珠。

虽仝天地间,一旦具越殊。

皎皎渥洼子,翩翩丹穴雏。

怅然不得从,远望白云孤。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题听雪斋拟孟郊

霆轰急雨泻,石斗冲波荡。

百族巧鸣春,络纬催秋纺。

讵知空山夜,听雪乃真赏。

病骨僵如蝇,残灯虚虚幌。

积玉呈幻质,潜韶泄微响。

一气变鸿濛,五音归惚恍。

神清已无梦,理悟宁有象。

苦寒不可禁,更被王恭氅。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梦游澄林

我梦游澄林,方舟坐垂钓。

一水穷萦回,三峰隐奔峭。

娟娟碧筱合,灼灼朱葩耀。

残雨趁回风,断云通返照。

林昏野老炊,溪动寒女漂。

平生爱桃源,何年陡员峤。

永惭白发蒲,起应金门诏。

犹思洗药处,空歌采菱调。

一鹤已与讥,九龙那免诮。

觉来复京华,语儿成一笑。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杨贞妇王氏诗

石上有琅玕,孤生何猗猗。

婉彼深闺秀,笑语间且仪。

荣华谅未晚,芳洁当自持。

玉镜一朝委,相求岂无媒。

冰泮时当归,遥峰翠新拂。

行行别父母,遂居君子室。

君子官已崇,新欢鼓琴瑟。

如何事前驱,中道永相失。

东家有宋玉,西家有王昌。

皆知慕明艳,讵忍隳太纲。

露多焉能污,江永不可方。

贞心耀白日,峻节厉秋霜。

泣淡欲成河,捐躯遂如墓。

宁同陌上花,誓比山头树。

织绮献秋切,条桑事春务。

向非厄彊暴,岂知金石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