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暮春送别

阶前春草乱愁芽。尘暗绿窗纱。

钗盟镜约知何限,最断肠、湓浦琵琶。

南渚送船,西城折柳,遗恨在天涯。

夜来魂梦到侬家。一笑脸如霞。

莺啼燕恨西窗下,问何事、潘鬓先华。

钟动五更,魂归千里,残角怨梅花。

形式: 词牌: 一丛花

翻译

阶前的春草纷乱地生长出新芽,绿色的窗户被灰尘遮蔽。
过去的誓言和约定如今已无从知晓,最让人伤心的是湓浦的琵琶声。
在南边的水洲送别船只,西城的岸边折柳相赠,遗憾之情绵延至天边。
昨夜的梦境中我回到了你的家,你笑颜如花。
黄莺悲鸣,燕子心怀怨恨,在西窗下低语,为何你的头发过早斑白。
五更的钟声响起,我的魂魄穿越千里,残缺的号角声中梅花似在诉说哀愁。

注释

阶前:台阶前。
春草:春天的草。
乱愁芽:纷乱的新芽象征愁绪。
尘暗:灰尘覆盖。
绿窗纱:绿色的窗纱。
钗盟镜约:过去的誓言和约定。
何限:无数。
湓浦琵琶:湓浦的乐声,常引人伤感。
南渚:南方的水边。
西城:西方的城边。
遗恨:遗留的遗憾。
夜来:昨晚。
一笑脸如霞:笑容灿烂如晚霞。
莺啼燕恨:莺鸟哀鸣,燕子心痛。
潘鬓先华:形容人过早出现白发。
钟动五更:五更时分的钟声。
魂归:魂魄回归。
千里:遥远的地方。
残角:残缺的号角。
梅花:梅花象征哀愁。

鉴赏

这首宋词《一丛花·暮春送别》是赵长卿所作,描绘了春天离别的场景。开篇"阶前春草乱愁芽"以春草的生机勃勃反衬出离别时的愁绪,"尘暗绿窗纱"则渲染出一种沉闷、黯淡的氛围。接下来的"钗盟镜约知何限,最断肠、湓浦琵琶",通过回忆昔日的盟誓与约定,以及对浔阳江畔琵琶声的联想,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

"南渚送船,西城折柳"两句,通过具体的送别场景,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凄凉,"遗恨在天涯"则传达出送者对远行人的牵挂和无尽的遗憾。下片转入梦境,"夜来魂梦到侬家",表达了思念之情,而"一笑脸如霞"则是对对方美好的回忆和想象。

"莺啼燕恨西窗下"借鸟鸣表达离别后的哀伤,"问何事、潘鬓先华"则感叹时光流逝,自己过早地生出了白发。最后,"钟动五更,魂归千里,残角怨梅花"以深夜的钟声、远方的号角和梅花的意象,勾勒出一种孤寂、凄清的画面,将离别之痛推向高潮。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暮春时节的离别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33)

赵长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著名词人。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 号:仙源居士
  • 籍贯:江西南丰

相关古诗词

一丛花.和张子野

当歌临酒恨难穷。酒不似愁浓。

风帆正起归与兴,岸东西、芳草茸茸。

楚梦乍回,吴音初听,谁念我孤踪。

藏春小院暖融融。眼色与心通。

乌云有意重梳掠,便安排、金屋房栊。

云雨厚因,鸳鸯宿债,作个好家风。

形式: 词牌: 一丛花

一剪梅.秋雨感悲

霁霭迷空晓未收。羁馆残灯,永夜悲秋。

梧桐叶上三更雨,别是人间一段愁。

睡又不成梦又休。多愁多病,当甚风流。

真情一点苦萦人,才下眉尖,恰上心头。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卜算子.春景

春水满江南,三月多芳草。

幽鸟衔将远恨来,一一都啼了。不学鸳鸯老。

回首临平道。人道长眉似远山,山不似长眉好。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夏日送吴主簿

执手送行人,水满荷花浦。

旧恨新愁不忍论,泪压潇潇雨。

行计已匆匆,无计留伊住。

一点相思万里心,谁怕关山阻。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