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其三)题扇

玉斧斫冰轮,中有乘鸾女。

鬓乱钗横襟袖凉,只恐轻飞举。

青冥缥缈间,自有吹箫侣。

不向巫山十二峰,朝暮为云雨。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翻译

用玉斧砍削月亮,月宫中有个乘凤的仙女。
她的发髻散乱,钗子横斜,衣襟袖口透着寒意,似乎担心会被轻风吹走飞翔。
在那高远的青天之上,她有自己的箫声伴侣。
她不愿去往巫山的十二座高峰,那里早晚都会有云雾缭绕的变幻。

注释

玉斧:用玉做的斧头,象征月亮或仙境的工具。
乘鸾女:乘坐鸾鸟的仙女,指嫦娥或月宫中的仙子。
鬓乱钗横:形容发髻散乱,钗子随意摆放,描绘女子的娇态。
轻飞举:形容女子飘逸欲飞,可能暗示仙女的超凡气质。
青冥:青色的天空,常用来形容高远的天空。
吹箫侣:与她相伴吹箫的人,可能是她的伴侣或者仙界的朋友。
巫山十二峰:古代神话中的名山,常与爱情和云雨之说相关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话般的画面,以月宫为背景,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仙女的形象。"玉斧斫冰轮",运用了瑰丽的想象,将月亮比喻为被玉斧雕刻的冰轮,显得清冷而神秘。"中有乘鸾女",乘鸾女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子,乘坐鸾鸟飞翔,暗示了月宫的仙气和仙女的飘逸。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鬓乱钗横襟袖凉",描绘了仙女的动态美,她的发饰散乱,衣衫随风轻扬,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只恐轻飞举"则表达了对仙女可能随时腾空而去的担忧,流露出诗人对仙女的向往和留恋。

"青冥缥缈间,自有吹箫侣"进一步深化了仙境的意境,暗示仙女在那高远的天空中,有着自己的伴侣,与自然和谐共处。最后两句"不向巫山十二峰,朝暮为云雨",巧妙地将仙女与巫山神女相联系,表明她选择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而非人间的世俗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出一幅月宫仙子的画卷,体现了宋词婉约清丽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72)

蔡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

  • 号:友古居士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088—1156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其四)

前度月圆时,月下相携手。

今夜天边月又圆,夜色如清昼。风月浑依旧。

水馆空回首。明夜归来试问伊,曾解思量否。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一络索.柳

好在章台杨柳。不禁春瘦。

淡烟微雨曲尘丝,锁一点、眉头皱。忆自灞陵别后。

青青依旧。万丝千缕太多情,忍攀折、行人手。

形式: 词牌: 一落索

小重山(其四)

楼上风高翠袖寒。碧云笼淡日,照阑干。

绿杨芳草恨绵绵。长亭路,何处认征鞍。

晓镜懒重看。鬓云堆凤髻,任阑珊。

鸾衾鸳枕小屏山。人如玉,忍负一春闲。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小重山(其一)吴松浮天阁送别

楼外江山展翠屏。沈沈虹影畔,彩舟横。

一尊别酒为君倾。留不住,风色太无情。

斜日半山明。画栏重倚处,独销凝。

片帆回首在青冥。人不见,千里暮云平。

形式: 词牌: 小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