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碧山吟社遗址怀兴复诸先生

胜朝遗大雅,今代溯休风。

吟社谅匪异,斯人迥不同。

布衣执牛耳,轩冕追芳踪。

缅怀往哲规,来寻古华峰。

断碑卧残藓,老树号悲风。

花落梵宫寂,池荒春草封。

流馨余破瓦,绍脩剩寒丛。

逸响寄空谷,达观付苍穹。

昔贤讵知我,嗣者亦慨侬。

湖山有谁主,坛坫为谁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邵燮所作,名为《寻碧山吟社遗址怀兴复诸先生》。诗中描绘了对古代文人雅集场所的追忆与怀念,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联“胜朝遗大雅,今代溯休风”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雅的怀念和对当今文化氛围的反思。接着,“吟社谅匪异,斯人迥不同”点明了对古代文人聚会的认同,同时也强调了这些文人的独特之处。

“布衣执牛耳,轩冕追芳踪”描绘了古代文人虽身居高位,但内心仍追求文学艺术的高洁品质。接下来的“缅怀往哲规,来寻古华峰”则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精神的敬仰和追寻。

“断碑卧残藓,老树号悲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沧桑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衰落。“花落梵宫寂,池荒春草封”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寂静与荒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流馨余破瓦,绍脩剩寒丛”则以残存的遗迹象征着文化的断续与传承的艰难。“逸响寄空谷,达观付苍穹”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精神的向往和对宇宙真理的探索。

最后,“昔贤讵知我,嗣者亦慨侬”表达了诗人对前贤的敬仰和对后世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感。“湖山有谁主,坛坫为谁宗”则以自然景观的无主和文坛地位的不确定,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传承与个人价值定位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雅集场景的追忆和对当前文化状况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

邵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积雨

苦雨连宵至,朝来没钓沙。

随风携破块,和雾暗飞花。

积闷勤开卷,长贫懒问家。

苍茫云水外,何处是生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侯氏亦园余祖芸石公曾馆焉,秋日过此怅然志感

五十年前翰墨林,风流销歇忆人琴。

井梧瑟瑟催秋老,池草萋萋积水深。

早诵清芬争继志,难寻旧雨暗惊心。

荒亭岑寂私惆怅,野鸟无情送好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沈石田碧山吟社图

碧山何有十老堂,月明欲素松风长。

松风吹人换今昔,昔人一去归何乡。

归何乡,图尚在,图中点点生光彩。

堂前花落随涧流,年年涧水东流海。

碧山依旧鸣清泉,吟社一变为苍烟。

初时修敬老孙子,倡修此社能光前。

前为韦布后簪组,文质彬彬递可数。

此图但写前十人,树木疏疏特苍古。

泉翁一跋入鼎铭,今人宝此如流馨。

当年已为人割去,失而复得装吴绫。

天道废兴尽如此,只有斯图常在耳。

呜呼,吾知斯图亦难守,安知更落谁人手。

形式: 古风

石门

险绝援萝上,全身是绿阴。

俯看群岫小,不觉夕阳沉。

花草有奇色,风泉多远音。

先人祠宇在,欲叩暮云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