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吟二首(其二)

秋夜长,漏声缓,馆娃宫中愁日短。

十围画烛照吴台,花落半天红纂纂。

綵云凝歌吹不断,蹋月双回小龙管。

鸦啼金井东方明,宝鸭烟笼绮疏煖。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旱]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之夜的凄美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夜的静谧与幽深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秋夜长,漏声缓”,开门见山地描绘了秋夜的漫长与寂静,通过“漏声”这一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时间的缓慢流逝。接下来,“馆娃宫中愁日短”一句,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忧愁与思念的空间,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

“十围画烛照吴台,花落半天红纂纂”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灯火辉煌、花影摇曳的场景,同时通过“花落”这一自然现象,暗喻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增添了诗作的哀愁氛围。

“彩云凝歌吹不断,蹋月双回小龙管”则进一步展现了夜晚的浪漫与神秘,彩云凝聚,歌声悠扬,仿佛连绵不绝,而月下双回的小龙管,更添了几分梦幻色彩。

最后,“鸦啼金井东方明,宝鸭烟笼绮疏煖”以鸦啼作为夜尽的标志,象征着夜色渐淡,天边泛起曙光,而“宝鸭烟笼绮疏煖”则以温暖的光线结束全诗,给人一种由暗至明、由悲转暖的意境转换,使得整首诗在哀愁中蕴含着希望与光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深邃而又略带忧伤的秋夜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人生短暂与美好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月吟

明明三五月,二八还复缺。

他乡见月团,何如在家欢。

在家杯酒煖,在路衣裳寒。

泪随天河水,流向海东边。

海东有弱流,转首为桑田。

哀哀精卫鸟,冤苦相交煎。

含情诉明月,愿月长在天。

云来月暂晦,云去月依然。

瑶琴弹别鹤,会待知音传。

形式: 乐府曲辞

花下吟赠友

昨日桃花开,今朝李花落。

开落自有时,红颜不如昨。

手提青丝白玉壶,得钱何惜花下沽,今日有花明日无。

形式: 乐府曲辞

贫女吟

妾年十五处洞房,自小何曾出中堂。

去岁秋田不收谷,今年春月无蚕桑。

长兄从军在远道,制衣常恐天寒早。

但得不离慈母傍,玉颜何惜春花老。

东邻少女花满头,日日歌舞倡家楼。

无端嫁作商人妇,却抱琵琶弹别愁。

形式: 乐府曲辞

贫女叹

妾年八九龄,始知男女别。

十三学女工,穿针向秋月。

十五绣得双鸳鸯,自小不离慈母傍。

有髻不簪金雀钗,有耳不悬明月珰。

朝朝画眉临古井,爱渠百尺波澜静。

水底桃花不见春,愁心乱若青丝绠。

东家女儿花满头,问妾不嫁心焉求。

鹦鹉愿依丹桂老,蟪蛄安识青松秋。

乾坤无情白日短,寂寞空闺绿苔满。

何当约取许飞琼,月明夜夜吹琼琯。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