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住梅山(其二)

近闻僧说宜黄寺,一道松门夜不关。

投老有禾三百把,亦随君去住梅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即将前往梅山居住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宗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首句“近闻僧说宜黄寺”,以“近闻”二字开篇,透露出消息的来源和时间感,仿佛是在不经意间得知僧人将前往宜黄寺的消息。接着,“一道松门夜不关”一句,以“松门”象征着禅林的清静与自然之美,而“夜不关”则暗示了寺庙内外的和谐与自由,夜晚的大门无需关闭,象征着心灵的开放与宁静。

“投老有禾三百把”一句,看似描述的是僧人年老时的收获,实则暗含着对修行成果的比喻,三百把稻谷既可理解为物质上的富足,也象征着精神上的积累与成就。这不仅体现了僧人对生活的知足与淡泊,也反映了他对佛法修行的坚定与执着。

最后一句“亦随君去住梅山”,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前往梅山的祝福与期待。这里的“去住”二字,既指僧人的行迹,也寓意着心灵的归宿与自由。诗人希望僧人能在梅山找到心灵的栖息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僧人智慧与修行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禅宗生活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以及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充满了哲理与诗意。

收录诗词(421)

韩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字:子苍
  • 号:牟阳
  •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 生卒年:1080~1135

相关古诗词

某顷知黄州墨卿为州司录今八年矣邂逅临川送别二首(其一)

自罢黄州守,殊方任转流。

宁论九年谪,已判一生休。

此士真材杰,诸公定挽留。

傥归存老病,车骑拥西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某顷知黄州墨卿为州司录今八年矣邂逅临川送别二首(其二)

盗贼犹如此,苍生困未苏。

今年起安石,不用哭包胥。

子去朝行在,人应问老夫。

髭须衰白尽,瘦地日携锄。

形式: 五言律诗

送云门妙喜游雪峰(其一)

忆宰分宁日,逢师溪水头。

裁书访彭泽,倚杖话荆州。

幻世吾方梦,迷津子作洲。

禅心如密付,更为小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云门妙喜游雪峰(其二)

不谓英灵汉,犹怜老病翁。

回舟残破岸,驻锡涅槃宫。

复作千山去,真成一段空。

直愁林下乐,从此更谁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