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林屋洞

蓬山有路那能到,林屋无扃可数来。

宝笈石函难复见,金庭玉柱为谁开。

秪愁黯黮浑无地,又恐砰鍧忽有雷。

不是隔凡凡自隔,重门欲叩更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再游林屋洞》。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林屋洞的奇妙体验与内心感受。

首句“蓬山有路那能到”,以蓬莱仙山的典故起笔,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与探寻之路的遥不可及。接着“林屋无扃可数来”则转而描述林屋洞的神秘与难以触及,暗示了探索过程中的艰难与未知。

“宝笈石函难复见,金庭玉柱为谁开”两句,通过宝笈与石函的消失,以及金庭玉柱的未开启,进一步渲染了林屋洞的神秘与不可知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寻。

“秪愁黯黮浑无地,又恐砰鍧忽有雷”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恐惧与期待交织的情绪,面对未知的环境,既有对黑暗的担忧,又有对可能发生的意外的警惕。

“不是隔凡凡自隔,重门欲叩更徘徊”则揭示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隔阂,以及在追求与放弃之间徘徊的心境。最后一句“重门欲叩更徘徊”表达了诗人虽然渴望深入探索,但又因种种原因而犹豫不决,最终只能在门前徘徊的无奈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林屋洞神秘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其在追求与现实之间挣扎的心理状态。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宿法华寺

法华我曾来,悬厓纵飞步。

长松高搀天,修竹乱无数。

北冈瞰空阔,风帆在其下。

阴横绍干山,历历皆可睹。

蓬莱亦咫尺,神仙在何处。

安得乘长风,飘然从此渡。

形式: 古风

坐法华寺后石上望横山人家历历可数寄王元德

午烟孤起碧山崖,屋瓦参差影日斜。

只隔盈盈衣带水,不知何处是君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访元德

楼台叠叠路重重,家住横山第几峰。

半壑夕阳垂橘柚,五湖烟水浸芙蓉。

神仙未觉三山远,荣贵甘辞万户封。

返棹匆匆重回首,白云天际杳难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寄隐者

隐君家居何所有,绕屋二百青琅玕。

香烟一炷坐清晓,读罢黄庭秪内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