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法华寺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首句“法华我曾来,悬厓纵飞步”展现了诗人曾经到访过法华寺,自由地在悬崖上行走的情景,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感。接着,“长松高搀天,修竹乱无数”描绘了法华寺周围松竹茂盛的景象,松树高耸入云,竹林密布,充满了生机与宁静。
“北冈瞰空阔,风帆在其下”则进一步展示了法华寺的地理位置,北面的山冈俯瞰着广阔的视野,下方则是飘荡的船只,营造了一种辽阔而又静谧的氛围。接下来,“阴横绍干山,历历皆可睹”描述了山阴部分横跨在绍干山上,清晰可见的景象,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细腻。
最后,“蓬莱亦咫尺,神仙在何处。安得乘长风,飘然从此渡”表达了诗人对仙境蓬莱的向往,以及对神仙生活的遐想。他渴望能够借助长风,跨越现实与理想的界限,实现心灵的升华与超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