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度过东街

每度过东街,东街怨暮来。

只知闲说话,那觉太开怀。

我有千般乐,人无一点猜。

半醺欢喜酒,未晚未成回。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每次走过东街,东街的傍晚就充满哀怨。
只知道闲聊,却未曾察觉心情过于欢快。
我有许多快乐的事情,别人却毫不怀疑。
喝得半醉,满心欢喜,天还没黑就舍不得离开。

注释

东街:指代某个地方的街道。
怨暮来:形容傍晚时分的忧郁气氛。
闲说话:随意交谈。
太开怀:过于开心,放纵。
千般乐:各种各样的乐趣。
一点猜:丝毫的猜疑或不信任。
半醺:微醉的状态。
未晚未成回:天色尚早,还未完全结束聚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每度过东街》。诗中描绘了诗人漫步东街的日常情景,他感受到的是傍晚时分的寂寥与淡淡的哀愁。诗人与人闲聊,看似轻松愉快,实则透露出一种无人理解的孤独感。他自言有许多快乐,但周围的人并未察觉,这使得他的欢乐显得有些落寞。他沉醉于半醉的状态,享受着这份微醺的欢喜,然而天色尚早,他并未完全沉浸在其中,还留有余地欲行未归。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展现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独特洞察和对孤独的细腻体验。邵雍的诗风素来注重意境的营造,此诗也不例外,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和哲理。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求鉴吟

人无鉴流水,当求鉴止水。

流水无定形,止水有定体。

人无鉴于水,当求鉴于人。

水鉴见人貌,人鉴见人神。

形式: 古风

男子吟

欲作一男子,须了四般事。

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

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

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花月长吟

少年贪读两行书,人世乐事都如愚。

而今却欲释前憾,奈何意气难如初。

每逢花开与月圆,一般情态还何如。

当此之际无诗酒,情亦愿死不愿苏。

花逢皓月精神好,月见奇花光彩舒。

人与花月合为一,但觉此身游蕊珠。

又恐月为云阻隔,又恐花为风破除。

若无诗酒重收管,过此又却成轻辜。

可收幸有长诗篇,可管幸有清酒壶。

诗篇酒壶时一讲,长如花月相招呼。

有花无月愁花老,有月无花恨月孤。

月恨只凭诗告诉,花愁全仰酒支梧。

月恨花愁无一点,始知诗酒有功夫。

些儿林下闲疏散,做得风流罪过无。

形式: 古风

花时阻雨不出

三月洛城春半时,鞦韆未拆杨花飞。

小车不出闲春泥,乱红翻处流莺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