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致政郏丈赴张杭州西湖之约

丈人八十身尤健,心似闲云恣舒卷。

故人邀作武林游,拿舟不道江湖远。

澄波万顷冲融间,尘埃洗尽光阴闲。

登临不倦谢太傅,好与共寻窗外山。

梵刹琳宫绕飞阁,霭色岚光日参错。

遥岑并入眼中来,却爱清秋有摇落。

酒价在逐秋风高,一倒百壶诗正豪。

潮落潮生几人老,我独世累如鸿毛。

兴来即是烟波客,兴尽欲归归便得。

疏巾藜杖日相随,不许征途有南北。

天南天北屡经过,不独丈人清兴多。

欲棹小舟同一醉,手边朱墨奈忙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八十岁的丈人精神矍铄,心境如闲云般自由自在。他应故人之邀,欣然前往杭州西湖游玩,尽管路途遥远,却毫不在意。沿途湖光山色,澄净如洗,让人心境开阔,仿佛光阴都变得悠闲。诗人以谢太傅自比,表达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期待与丈人一同欣赏窗外的美景。

西湖周边的佛寺楼阁、云雾缭绕,山色变幻,使人心旷神怡。诗人感叹时光易逝,酒价随着秋风上涨,饮酒赋诗的豪情油然而生。他感慨潮起潮落,人生短暂,唯有自己像鸿毛般轻盈,不受世事牵绊。兴致来时,他愿做一名烟波飘渺的旅人;兴尽则归,生活简单随意,只跟随内心。

诗中流露出诗人对丈人的敬仰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忙碌事务的无奈。他希望能放下手中的朱墨,与丈人一同泛舟西湖,享受这份难得的清闲。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人对自然与友情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90)

陈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 字:莹中
  • 号:了斋
  • 籍贯:沙县城西劝忠坊
  • 生卒年:1057-1124年

相关古诗词

秦君亭

世梗贤路塞,达人识穷通。

欃枪天宝末,士路如飘蓬。

聘君当此时,卷迹云霞中。

能令千载后,叹息诗人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接花

色红可使紫,叶单可使千。

花小可使大,子少可使繁。

天赋有定质,我力能使迁。

自矜接花手,可夺造化权。

众闻悉惊诧,遣我屡叹吁。

用智固巧矣,天时可易欤。

我欲春采菊,我欲冬赏桃。

汝不能栽接,汝巧亦徒劳。

雨露草必生,雪霜松不死。

不死有本性,必生亦时尔。

汝之所变易,是亦时所为。

时乎不可违,何物不随时。

形式: 古风

揽翠轩

地与烦嚣隔,登临翠色中。

雨馀千亩竹,霜过一山松。

逸兴云无尽,幽怀水不穷。

绝胜花满眼,只得片时红。

形式: 五言律诗

瑞泉庵

飞栋逼天象,疏棂逗岩烟。

烹茶引高士,汲此石罅泉。

泉深不盈尺,润物无颇偏。

百川有盈涸,是坎常泓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