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即事

雨过条风着柳芽,淡黄浅绿嫩如花。

陂湖漾漾初侵路,蜂燕纷纷各理家。

带郭园林仙苑近,送春船舫绣帘遮。

芸窗倦倚何山翠,暖霭轻笼日脚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雨后微风吹动柳梢,柳芽淡黄浅绿娇嫩如花。
湖水波光粼粼刚刚漫过道路,蜜蜂和燕子忙碌各自筑巢安家。
靠近城郭的园林仙境般临近,游船绣帘下人们送别春天。
书斋窗外疲倦地倚靠,远望何处青山翠色连天,温暖的雾气轻柔地笼罩着夕阳斜照。

注释

雨过:雨后的意思。
条风:形容微风。
柳芽:刚发芽的柳树。
漾漾:水面波动的样子。
蜂燕:蜜蜂和燕子。
带郭:靠近城墙。
芸窗:书房。
暖霭:温暖的雾气。
日脚:太阳的余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雨后的景象,通过精细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中的自然美景和生机勃发的情趣。诗人黄文雷以细腻的语言捕捉到了柳芽在春雨过后呈现出的淡黄浅绿色彩,这种颜色宛如初绽的花朵,既展示了大自然的生命力,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受和细腻描摹。

"陂湖漾漾初侵路"一句,则以动人的音响和流淌的水景,表现出春雨带来的湿润与生机。"蜂燕纷纷各理家"进一步展开了生机勃发的主题,蜂飞燕舞,各自忙碌于自己的生活,这种自然界中小生命的活跃场景,不仅增添了诗意的丰富性,也寓含着对春天生机的赞美。

"带郭园林仙苑近,送春船舫绣帘遮"两句,则描写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园林、带郭等词汇营造出一片幽深而又开阔的空间,而“送春”则是对即将离去的春天的一种惜别之情,绣帘遮挡着外界的喧嚣,让人感受到一种隐逸自在的情怀。

最后两句"芸窗倦倚何山翠,暖霭轻笼日脚斜"则更深入地描摹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体验。"芸窗倦倚"表达了一种慵懒的情绪,而“何山翠”则是在询问那遥远而又模糊的绿意所在,这里可能隐含着诗人对远方或理想之地的向往。而"暖霭轻笼日脚斜"则是对春日温暖阳光的描写,通过“轻笼”来形容那柔和而又不强烈的阳光,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安详与宁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生动的自然描绘以及深邃的意象构建,呈现了一个多层次、丰富多彩的春天世界。通过对景物的精致刻画和情感的细微抒发,诗人展开了一幅充满生机与美好的画卷,同时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周遭环境的独特感受和深切体验。

收录诗词(61)

黄文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伏蒙赐和复用韵二章拜呈可谓出丑衒媸惟自叙鄙怀并以见区区敬慕之意姑惟教之是所愿也(其二)

学道辛勤历万艰,精神见性本无还。

齐眉自可供瓢乐,携手何须去鹿山。

谓介谓通非所在,不夷不惠处其间。

自怜尘俗心犹在,即席抠衣愿少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伏蒙赐和复用韵二章拜呈可谓出丑衒媸惟自叙鄙怀并以见区区敬慕之意姑惟教之是所愿也(其一)

道在行藏自古艰,为贫偶出未能还。

一从举手遮西日,已恐移文在北山。

身入微官缰锁里,心惭大隐市朝间。

浮云富贵非吾事,便有功名亦等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再依韵复足五十六字以见一时无聊之态非诗也

人间总是一虚空,过眼流光过耳风。

方见露芽墙下茁,又嗟霜叶岭头红。

身来作吏双溪上,谁使冲寒一寺中。

急雪随风穿瓦过,强呵冻手作诗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戏赋段桥风筝

段桥牵纸鹞,儿戏亦关心。

风快应难挽,云高径欲侵。

人誇无限力,身直不多金。

说与须知道,明朝不似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