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罪放丙午末,归来辛亥初。
不谈天下事,犹诵古人书。
利病明诸掌,危疑儆后车。
他时果无悔,载籍定欺予。
这段诗文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张元干所作,其深含哲理,表现了诗人个人的人生态度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
"罪放丙午末,归来辛亥初。"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的个人遭遇,丙午年被革职流放,最终在辛亥年得以返回。这段经历对于诗人来说,无疑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
"不谈天下事,犹诵古人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世政治的淡然态度,以及他对历史文化知识的珍视和尊重。在遭遇挫折后,他选择了远离尘嚣,潜心研究古籍。
"利病明诸掌,危疑儆后车。" 这两句则是诗人从个人经历中总结出的哲理。他认识到,在危机来临时,能够预见并治愈现实中的“疾病”(比喻指社会问题),对于未来才不至于迷惑和担忧。
"他时果无悔,载籍定欺予。"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以及对历史记载真实性的坚信。他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而历史的记录也应该是真实不虚的。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遭遇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历史、文化和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
不详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贱子居闾里,明公总帅权。
姓名谁比数,礼遇每周旋。
老去无三窟,闲中有二天。
知音何日报,愿见中兴年。
衮绣春秋富,旂常事业新。
三迁推孟母,一德表商臣。
任重能知止,功成合保身。
傥容陪几杖,同访赤松人。
国士多孤愤,君侯特长雄。
玉墀曾复辟,铁券会论功。
宇宙尊文物,华夷界土风。
力扶炎运正,此意合苍穹。
蠢尔天骄子,中原祸太深。
野心殊叵测,内地任频侵。
日昃那常晦,阳生自剥阴。
德光非不僭,终识杀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