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孝叔会虎丘,时王规父斋素祈雨,不至,二首(其一)

白简威犹凛,青山兴已浓。

鹤闲云作氅,驼卧草埋峰。

跪屦若可教,卜邻应见容。

因公问回老,何处定相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白简威势依然严峻,青山美景已经让我心潮澎湃。
仙鹤悠闲,身披白云如锦袍,骆驼静卧,只露出峰顶在草丛中。
如果能教导我行跪礼,邻居们想必会接纳我。
因为公务,我想询问回老,我们会在哪里再次相遇呢?

注释

白简:简朴的官服。
威犹凛:威严依旧。
青山:青翠的山峦。
兴已浓:兴致浓厚。
鹤闲:鹤儿悠闲。
云作氅:白云当作披风。
驼卧:骆驼躺卧。
跪屦:行跪礼的动作。
教:教导。
卜邻:选择邻居。
见容:被接纳。
回老:老友回。
何处:在哪里。
定相逢:必定会相遇。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林自然景色的诗歌。开篇“白简威犹凛,青山兴已浓”两句,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雄伟的山峦画面,其中“白简”指的是秋天的竹子,“威犹凛”形容竹子的挺拔和力量感,而“青山兴已浓”则是对远处山峰层次分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眼中山峦的壮丽景象。

接下来的“鹤闲云作氅,驼卧草埋峰”两句,继续深入山林之中,观察到鹤在云端悠然自得地飞翔,同时大雁则静卧于草丛之间,其身躯几乎被高草所覆盖。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观察的敏锐眼光,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跪屦若可教,卜邻应见容”两句,则是诗人在山中寻找古圣先贤留下的足迹,或许是在询问周围环境是否有古代智者留下的教诲。这里的“跪屦”指的是古人在山林间修行时所穿的草鞋,“卜邻”则是古代占卜的一种方式,用以探求吉凶。诗人通过这些行为,表达了对古圣先贤智慧的尊崇和向往。

最后,“因公问回老,何处定相逢”两句,是诗人在山中寻找那些隐居高深、不问世事的高士或老僧,他们可能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人物。这里的“因公”指的是因为某种原因,“问回老”则是在询问这些隐者们的去向和下落,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古圣先贤的描绘,以及对高士隐者的追寻,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刘孝叔会虎丘,时王规父斋素祈雨,不至,二首(其二)

太常斋未解,不肯对纤秾。

只遣三千履,来游十二峰。

林空答清唱,潭净写衰容。

归去瑶台路,还应月下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二首(其一)

小圃阴阴遍洒尘,方塘潋潋欲生纹。

已烦仙袂来行雨,莫遣歌声便驻云。

肯对绮罗辞白酒,试将文字恼红裙。

今宵记取醒时节,点滴空阶独自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二首(其二)

五纪归来鬓未霜,十眉环列坐生光。

唤船渡口迎秋女,驻马桥边问泰娘。

曾把四弦娱白傅,敢将百草斗吴王。

从今却笑风流守,画戟空凝宴寝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沈长官三首(其一)

家山何在两忘归,杯酒相逢慎勿违。

不独饭山嘲我瘦,也应糠覈怪君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