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大理卿王公宇(其二)

相阀槐堂远,儒宗洛学优。

文宜摛睿藻,材足赞皇猷。

旧舍甘棠老,新茔宿草秋。

清名知不朽,高碣照林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已故大理卿王公宇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王公宇在学术、文学以及政治上的卓越成就。

“相阀槐堂远”,以“槐堂”象征王公宇的家族背景深厚,暗示其出身于显赫的贵族家庭。“远”字则强调了这种影响的深远与久远。

“儒宗洛学优”,赞扬王公宇在儒家学问方面的造诣深厚,尤其在洛学上表现出色。洛学是宋明理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强调道德修养与天人合一,王公宇在此领域的成就体现了其深厚的学术功底。

“文宜摛睿藻,材足赞皇猷”,赞美王公宇的文采斐然,才华横溢,不仅能够撰写出精妙的文章,还具备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的才能。这里的“摛”字,意为铺陈、展开,形象地描绘了王公宇文笔之华美;“赞皇猷”则表明他能为国家的政策和发展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旧舍甘棠老,新茔宿草秋”,通过“甘棠”这一典故,表达了对王公宇故居的怀念,以及对其去世后墓地的哀思。甘棠是古代传说中的树,常用来比喻贤者的居所,这里借以表达对王公宇的尊敬与怀念。而“新茔宿草秋”则描绘了墓地的景象,秋天的草木凋零,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清名知不朽,高碣照林丘”,最后两句是对王公宇清白名声的肯定,指出他的名声将永垂不朽。同时,“高碣”指的是墓碑,暗示王公宇的英名将被刻在历史的石碑上,如同照亮山林丘陵的光芒,永远被人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王公宇生前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以及对其逝世后的哀悼与纪念,展现了对逝者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精神永存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385)

何乔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 号:椒丘
  •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 生卒年:1427年-1502年

相关古诗词

游鼓山次主一佥宪韵(其一)

鹫岭几千仞,登临眺八方。

瞻天拱北极,望海见东洋。

岚蔼晴浮碧,天花晓雨香。

莫愁归路暝,明月在山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游鼓山次主一佥宪韵(其二)

花梵钟声远,莓皋石径微。

山花晴堕几,泉沬冷沾衣。

香阁僧眠稳,悬嵓客到稀。

来游惬清赏,日暮未言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谷洋公馆次尹亚参韵

石径烟芜绿,行行思转迷。

云深田蛤吠,雨歇竹鸡啼。

流水声锵玉,横桥影卧霓。

欲穷登览兴,残照堕林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狮峰寺次景澄韵

象宇临幽境,猊峰竦异形。

松云侵榻冷,竹露堕衣青。

唳鹤惊晨鼓,啼莺乱昼铃。

停车问民瘼,凄楚不堪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