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六首(其六)

不是风兮不是幡,堂堂摆手出重关。

可怜守待鸡鸣者,犹在昏昏醉梦间。

形式: 偈颂 押[删]韵

翻译

这不是风也不是旗,威严地挥手走出重重关隘。
可叹那些还在等待天明的人,依旧沉醉在昏暗的梦境中。

注释

不是:不是作为。
风兮:指风和旗的比喻,可能象征某种困扰或迷惑。
幡:古代一种长条形的旗帜。
堂堂:威严的样子。
摆手:挥手示意,这里可能表示坚定的决心。
出:离开。
重关:重重的关隘,形容路途艰难。
可怜:值得怜悯,此处有同情之意。
守待:守候等待。
鸡鸣:天快亮时鸡叫,象征黎明的到来。
犹在:仍然。
昏昏:模糊不清,昏暗的状态。
醉梦:沉醉于梦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心月的作品《颂古十六首(其六)》。诗人以风幡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毅然决然的态度。"不是风兮不是幡",暗示主体并非被外物所动,而是内心自我的觉醒与抉择。"堂堂摆手出重关",描绘了主人公大步流星、无所畏惧地离开重重阻碍的场景,显示出坚定的决心和自由的精神。

接下来,诗人对那些还在等待天明、沉迷于醉梦中的人表示怜悯,"可怜守待鸡鸣者,犹在昏昏醉梦间",暗讽那些困于现实、不知醒悟之人,对比突出了出世之人的清醒与超脱。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境。

收录诗词(382)

释心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十六首(其五)

善法堂前探浅深,寒涛平地涌千寻。

探竿靠壁出门去,也是贫儿拾得金。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颂古十六首(其四)

昭昭心目色尘里,晃晃色尘心目间。

直下裂开犹是钝,那堪随步万重山。

形式: 偈颂 押[删]韵

颂古十六首(其二)

一竿丝线两金鱼,不犯清波意自殊。

斜拽蓑衣遮盖后,空馀明月满江湖。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颂古十六首(其一)

室内孤灯只自知,入流须辨截流机。

辽天一镞三关外,玉兔金乌不敢飞。

形式: 偈颂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