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六首(其二)

一竿丝线两金鱼,不犯清波意自殊。

斜拽蓑衣遮盖后,空馀明月满江湖。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翻译

一根钓竿挂着两条金鱼,它们在清澈的水面下行动,意境独特。
渔夫斜拉起蓑衣遮住身后,只留下明亮的月光照亮整个江面。

注释

竿:钓鱼竿。
丝线:钓鱼线。
金鱼:比喻珍贵或引人注目的事物。
清波:清澈的水面。
意自殊:意境与众不同。
斜拽:斜着拉。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常用于捕鱼或农事。
遮盖:遮挡。
明月:明亮的月亮。
江湖:泛指广阔的水面,也可象征广阔的社会或人生舞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一竿丝线两金鱼",简洁地勾勒出垂钓者手持钓竿,鱼儿在清澈的水面下游弋的场景,暗示着闲适的渔家生活。"不犯清波意自殊",表达的是钓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心境超然,不因追求物质而扰乱水中的宁静。

"斜拽蓑衣遮盖后",诗人通过动作细节,展示了垂钓者的随意和洒脱,他或许并不在意得失,只是享受这个过程。最后,"空馀明月满江湖",以景结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明亮的月光洒满江湖,象征着心境的开阔和内心的宁静,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富有禅意的山水诗,通过日常琐事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追求。

收录诗词(382)

释心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十六首(其一)

室内孤灯只自知,入流须辨截流机。

辽天一镞三关外,玉兔金乌不敢飞。

形式: 偈颂 押[微]韵

颂古三首(其二)

百年将底作津梁,直指心田是道场。

八万四千安乐法,只于此处可承当。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五○)

灵山一别二千年,圣世重逢岂偶然。

细掬清泉揩老眼,豁开云雾见青天。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四四)

尊临四海圣明君,步步毗卢顶上行。

自己法身只者是,巍然千古振佳声。

形式: 偈颂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