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
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中隐者在深山待客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和山林幽静的向往。
"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 这两句开篇便设置了一种等待与期待的情景,"千峰"象征着深远的山脉,而"逋客"则是指来访的朋友或知己。"香茗"可能指的是茶叶,这里用来形容自然中的生长和繁殖,通过"复丛生"表达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这两句则从具体的动作转向内心的体验,"采摘"是对山中隐者生活的一种描绘,而"知深处"则显示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理解和欣赏。"烟霞"常用来形容山中景致,"羡独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独立行走于自然之中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描述了一种宁静而遥远的生活状态,"幽期"指的是隐秘而又恳切的约定,这里的"山寺"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野饭"可能是指在田野中简单的饮食,而"石泉清"则形容了水源的清澈和纯净。
最后两句"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 展现了一种深夜中的宁静与思念,"寂寂"用来形容夜晚的安静,而"燃灯"则是山中生活的一种写照。"相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或知己的思念,而"一磬声"可能指的是一种简单而又深长的声音,这里的"磬"可能是指古代用于计时的石制工具,其声音清晰而又悠远。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念。
不详
(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孝常,皇甫冉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杨儇榜进士。工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中兴间气集》卷下),时人以比张载、张协、景阳、孟阳。历官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唐才子传》传于世
安康地理接商于,帝命专城总赋舆。
夕拜忽辞青琐闼,晨装独捧紫泥书。
深山古驿分驺骑,芳草闲云逐隼旟。
绮皓清风千古在,因君一为谢岩居。
谁能愁此别,到越会相逢。
长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
石床埋积雪,山路倒枯松。
莫学白居士,无人知去踪。
从此无期见,柴门对雪开。
二毛逢世难,万恨掩泉台。
返照空堂夕,孤城吊客回。
汉家偏访道,犹畏鹤书来。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断猿知夜久,秋草助江长。
疏发应成素,青松独耐霜。
爱才称汉主,题柱待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