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断猿知夜久,秋草助江长。
疏发应成素,青松独耐霜。
爱才称汉主,题柱待回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诗人借景抒发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开篇“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两句,便设定了整个画面:在遥远的南方,有一个被群山环抱的新安郡,当夕阳西下时,这些山峦都披上了金色的外衣。这不仅是景色描写,更是诗人心境的一种映射。
接着,“断猿知夜久,秋草助江长”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与悠长的情怀。断猿,即山谷中的猿声,在夜深人静时尤为凄清,它似乎知道夜晚的漫长;而秋草则在江边生长,使得江水显得更加绵长。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
“疏发应成素,青松独耐霜”两句,则转向了对友情的赞颂与自我品格的坚守。疏发,即稀疏的树木,它们在冬天也能保持本色;青松则更加坚韧,不畏严寒,这些都象征着诗人对朋友之忠诚和个人的节操。
最后,“爱才称汉主,题柱待回乡”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汉朝时期那位爱才的君主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自己渴望回到故乡的心情。题柱,即在柱上留下文字,以此作为等待归乡的凭证。
整首诗通过山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与对友谊的珍视,以及个人坚守品格的决心。每一个意象都紧扣主题,共同构建了一幅丰富而深邃的情感画卷。
不详
(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孝常,皇甫冉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杨儇榜进士。工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中兴间气集》卷下),时人以比张载、张协、景阳、孟阳。历官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唐才子传》传于世
悲风生旧浦,云岭隔东田。
伏腊同鸡黍,柴门闭雪天。
孤村明夜火,稚子候归船。
静者心相忆,离居畏度年。
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彷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腊尽促归心,行人及华阴。
云霞仙掌出,松柏古祠深。
野渡冰生岸,寒川烧隔林。
温泉看渐近,宫树晚沈沈。
摇落空林夜,河阳兴已生。
未辞公府步,知结远山情。
高柳风难定,寒泉月助明。
袁公方卧雪,尺素及柴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