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道秘不可传,非文无以贯。
君看圣画易,风行水上涣。
谁令鞶帨工,能使雅郑乱。
六经日丽天,诸子云雾散。
这首诗名为《贯道堂》,出自宋代文学家程公许之手。诗中充满了对文艺创作和传承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古圣先贤智慧的崇敬。
"道秘不可传,非文无以贯"两句表达了一个核心思想:真理或道德的奥秘是难以言传的,它们需要通过文学作品来体现和传播。这里的“道”指的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原则,“文”则是文化、艺术的载体。
接下来的"君看圣画易,风行水上涣"一句描绘了一位圣贤或高明之人轻松驾驭艺术,就如同春风拂面,使得作品流畅自然,如同水面上的涟漪。这里的“圣画”不仅指绘画艺术,亦可理解为任何形式的艺术创作。
"谁令鞶帨工,能使雅郑乱"一句中的“鞶帨工”可能是指细腻精致的手艺或技巧,而“雅郑”则代表了高雅和粗俗两种不同的文化风格。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担忧,即在某些情况下,即便是精湛的技艺也可能导致原本高雅的艺术走向混乱。
"六经日丽天,诸子云雾散"一句中,“六经”通常指的是儒家典籍中的《易》、《书》、《诗》、《春秋》、《仪礼》和《乐》,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这里说它们“日丽天”,意味着这些经典作品每天都在光彩夺目地展示其智慧与美丽。紧接着,“诸子云雾散”则形容其他诸多流派(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如同迷雾一般,虽然广泛但不够清晰。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关切,以及对不同艺术形式和哲学思想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不详
桓司马欲兵夫子,哥利王曾丑释迦。
血面何须九坠臂,忮心终不怨镆铘。
翁子平生最苦贫,晚将丹颈博朱轮。
老儒五十无章绶,归去何妨且负薪。
剑履崇刀笔,钧衡付蹶张。
贾生年尚少,且去傅诸王。
至郭陪清语,留衣示别情。
奈何凤翔骨,不得宪宗迎。